2)第524章 汉王居然想白嫖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放在一边。

  朱瞻基则趁势把一些忠于自己的人,安插到了主要岗位上,顺手接管了朝政和军队,在朝廷的权威也树立起来了。

  然后,朱瞻基亲征时,朱高煦连仗都没打一次,就投降了!

  自古以来,造反从来没有这么儿戏的!

  至于用铜缸烤死汉王,并灭汉王满门这件事,后世更是备受争议。

  朱瞻基不是好杀之人,朱高煦“起兵造反”,投降后,朱瞻基抓了一批同谋者,只杀了几百人而已,剩下的几千人,大都被发配戍边。而仅仅因为被汉王绊了一跤,朱瞻基就下令灭汉王满门,很明显不像朱瞻基作风。

  就算帝王无情,朱瞻基至少也应该给汉王家留下一些血脉!而史书记载,汉王被朱瞻基放在缸里烤死之后,儿子也全部被杀,子孙也没留下一个。

  连朱棣都没有这么狠,朱棣打下南京后,还把朱允炆的几个子嗣,送到中都凤阳,圈禁在高墙之内,好好养着,让他们传宗接代。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编辑史书的人,都是有感情色彩的,而且还必须符合帝王的要求。

  如果朱高煦真的联合朱瞻基坑了文官集团,那么文官集团必然对朱高煦恨之入骨,因此,在史书中只写汉王的凶残、暴戾,也不无可能。

  就好比史书中的魏忠贤,在文官笔下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贼,但就是在魏忠贤主持下,朝廷能从地方收集足够的粮饷,用于支应九边的兵饷,才让大明得以苟延残喘。

  崇祯上台之后,文官集团只顾着自己贪,从来没有一年能把九边的兵饷凑齐,导致边将和士兵离心离德。

  看了很多书,李云睿明白一个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史书!

  所以,今天听了汉王的话,让李云睿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就像汉王所说的那样,朱高煦就是朱高炽的磨刀石。再说白一点,朱高煦就是工具人!专门帮朱高炽提升经验值的工具人。

  从汉王的语气中,李云睿听得出来,汉王似乎熄了争夺太子的心,只不过被朱棣架在了这个位置上,颇有些无奈。朱棣是旗手,视天下万物皆为棋子,哪怕亲儿子也不例外。

  对此,汉王似乎颇有怨气。

  想到这里,李云睿定了定心,说道,“殿下,想做什么样的生意?”

  “当然越赚钱越好……”本来一脸郁郁的汉王,听了李云睿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我尼玛,这样的生意,老子也想做……

  李云睿心里骂道,偷偷的翻了翻白眼,假装一脸无奈的说道,“殿下这样说,可就为难我了,做生意当然是越赚钱越好,但能不能赚钱,谁也无法保证……”

  “这话如果别人说,我或许还能相信,但要是从你嘴里说出来,呵呵……”汉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李云睿的话,冷笑道。“南京城中,谁人不知,哪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