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七章 结仇_归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众人去到地头儿,安置妥当,所有护卫同行的九牧勇士各赏补气丹药一枚,因人而异,皆擢一阶,既是补偿,亦是嘉奖。

  勇士谢恩退走,房间里只剩下了吴中元和黎万紫,吴中元没跟黎万紫提起刺杀白千寿一事,黎万紫是最关心他的几个人之一,若是知道他以身涉险,去做风险和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情,免不得又是一通埋怨。

  对于他刚才对待南海龙族的强硬态度,黎万紫也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因为她也是个鹰派人物,所谓鹰派说白了就是主战派,而鸽派则是主和派,这两派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能打不谈,而后者则是能谈不打,也并不是说鹰派就只知道打仗,而鸽派就只知道投降,这两者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倾向。

  不过对于此事能够善了,黎万紫还是非常意外的,意外的不是他逼退了南海龙族,而是他不应该来的这么快,祝千卫先前焚烧灵气木简她是知道的,她没想到吴中元能赶在对方动手之前赶过来。

  仔细想来这事儿还得感谢姜正,若不是姜正逼婚把他给吓跑了,祝千卫焚烧木简时他应该还在牛族,即便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也来不及了。

  说到此事,吴中元便趁机向黎万紫请教应该如何处理与牛族和姜南的关系,自上次黎万紫雪夜给他送饭之后,他才真正把黎万紫当做小姨对待。

  但他虚心的请教却换来了黎万紫的一句,‘问我作甚?自己惹的祸事自己处理。’

  挨了批评,吴中元便不问了,黎万紫对于外族通婚还是比较排斥的,这是她不愿谈论此事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黎万紫并不擅长处理男女关系,不然的话也不会直到现在还待字闺中,这都三十五六岁的老姑娘了。

  接下来二人谈论的主要是隗城如何安置的问题,黎万紫来到之后对隗城人口进行了大致的了解,与他之前叙说的有一定出入,他之前说的是隗城应该有三四万人,而实际上登记在册的只有一万多。

  吴中元对隗城人口的估算是根据城中房舍数量进行的推断,虽然不是非常精准,却也不可能与真实人数有这么大的差距,与黎万紫进行辩论之后方才发现对于人数的统计二人存在概念上的偏差,这时候统计人数是不计算孩子和老人的,十四岁以下的男孩,十二岁以下的女孩,六十岁以上的男人,五十岁以上的女子,都不计算在总人口之内。

  不止隗城是这样,中土三族也是这样,这时候可不像现代,孩子一出生就有户口,这时候的医疗条件很差,婴儿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也很高,登基在册的都是有战斗力或生产力的青壮年。

  纠正了认识上的偏差,吴中元愣住了,他发愣不是因为身为大吴竟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族人,而是此前吴荻与他估算米粮短缺的数字的时候,是建立在只统计青壮年的基础上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计算在内。

  之前与吴荻估算的结果是在得了夷人支援的五万斤鱼肉米粮之后,熊族的米粮缺口还有二十万左右,吴勤和姜大花黎万紫各出一万,岷山牲兽能得肉三万斤,如果狐族再支援五万,缺口还有九万。

  九万就已经够他发愁的了,若是再算上老人和孩子,那缺口将会更大,大到他跑断腿都筹集不够,不管他如何努力,熊族最终还是得饿死人。

  怎么会这样?

  愁恼归愁恼,沮丧归沮丧,仔细想来这也符合这时候的现状,要知道封建朝代饿死人是常有的事情,我国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彻底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

  这么大的缺口,怎么补?

  不过也没时间供他沮丧犯愁,没过多久妘茨就派人前来禀报,由于之前城池周围曾被海水淹没,出城的道路泥泞不堪,踏足深陷,根本无法承载负重车马。

  听得来人禀报,吴中元与黎万紫离开王宫,出城察看。

  凡事都有先后主次,粮草的问题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先把隗城众人送出去……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