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站着看全程的是极少数_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来意,以及那审视警惕的味道?感觉那还是专业级的。

  保镖啊,真是赵总为了找人挡枪才聘来的。

  何生对这媒体调查出来的底料,就更嗤之以鼻了。

  就连程龙、洪琻宝,出门会带几个保镖?和几个龙虎武师兄弟一起就差不多了。

  许贯文也没那么大排场啊。

  连和记观塘话事人蛇仔明都知道,调查一个人,若查来查去什么信息也查不出,那是很不简单,神秘的代名词,但调查一个人,轻松查出你一切信息……

  偏偏你调查出的,和现在展露的能力实力人脉等的人,天差地别。

  那这也是很不简单!

  履历造假嘛,你制造的假越完美越完善,外界越查不出破绽,这只能说背后有大东西在遮掩做事。

  何贯昌比蛇仔明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赵东淮再次笑笑,放下纸张道,“何生这么早来我这里?”

  何贯昌身子微微坐直,笑道,“不知道赵导对港岛电影怎么看?”

  赵导,“???”

  沉默几秒,他才回应,“我一般是坐着看??”

  这轮到何贯昌无语,懵逼了,神特么坐着看!倒是也没毛病,不管是在一个个大公司的放映厅,还是影院,大家不都是坐着看的?站着看全程的毕竟是少数。

  两个人一起躺着看、趴着看、叠加看……也很少见。

  沉默几十秒摸出两根烟,他笑道,“赵导真风趣,我这次来就是想问,赵导想不想成为国际名导?”

  “港岛太小了,小的一部略大投资的电影,在本埠想收回成本,难度很大,我听说新世界投资了500万?那就算本埠卖1500万,赚的还不够费事钱。”

  “500万随便炒股或买地产增值……好吧,今年这两样似乎是不怎么美妙。”

  “但若是加上外埠,海外票房收入等等,赚的就大了。”

  “比如阿龙,龙少爷,港岛本埠票房才1800万港币,远不及最佳拍档2600万,但在弯弯拿了6400万新弯币,星家坡77万新元,南韩近30万观影人次、岛国11亿日元、西班牙都19万观影。”

  “一部龙少爷,总收入大致在1300万美刀左右,折算成港币,就远不是最佳拍档能比肩的了。最佳也最多在港岛、弯弯比一下,在岛国,甚至被观众大骂是劣质西片模仿者,大规模上映都难。”

  这是意料之中的话题了。

  赵东淮笑道,“我对嘉禾还是挺佩服的,不过大家都知道,我这第一部戏能起来,多亏了邵生支持。”

  这不是单纯的客套,纵观港片发展史,能铸就八九十年代辉煌,吃大时代红利是最大原因。

  无穷人才绝大部分是大陆迁来,还有两岸原因,内地和弯弯影视都有各自窘境,才塑造了港片金身。

  换句后世话说,站在风口上,二师兄也能成净坛使者,真人才就更加……

  抛开这些不提,大时代弄潮儿里,一直拥有和想推行、贯彻国际视野,野心,想把港片推向全球的,嘉禾邹生一直是最前列代表之一。

  就冲这种国际视野、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奋斗,就值得华夏电影人说一声厉害,了不起。

  成败,就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了。

  毕竟好莱坞电影卷死的是全球影视界同仁,不只是邹汶怀和嘉禾。

  何贯昌大笑,“明白,明白,我这次来只是想认识下赵导,邵氏家大业大,不过也正因为家业太大,船大难掉头。”

  “如果哪天赵导想来我们嘉禾,我和邹生都是举双手欢迎。”

  “邵氏太老了,邵生的心也转移到电视台,金公主和新艺城,看着烈火烹油,但实际上是内外交困。”

  “邹生和我虽然年龄也不小,但我们的心可还没有衰老。”

  赵东淮一直微笑,心下却有点感慨,名利名利,从这方面出发,其实80年代初中期开始,嘉禾的确比邵氏兄弟电影和金公主更那什么。

  至于后来崛起的迪笙娱乐和旗下德宝院线,就更加是“潘大少为了打钟表珠宝品牌名气和把妹”才搞起来的,目的完成就不玩了。

  从电影大亨角度来说,邹汶怀比雷觉坤和潘迪笙更成功的多。

  邵大亨……还真是很快就不玩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