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密约(一)_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南崖码头与石坝以西所围江面,都是靖海水营专属;官船往来,都要在东城码头驻泊。

  陈明辙、陈华文等人遂不能窥新筑成的靖海水城全貌,但过江时,从外围能看到军山外围的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等建筑,也不难想象靖海水城的雄伟之处。

  陈明辙、陈华文也无法窥得紫琅山城的全貌,但他们看到崇城东门的城下町街巷横斜,广延数里,就晓得比他们上回过江来时,淮东的根基又稳固了许多。

  崇州这边负责到码头迎接的官员,为首的是崇州县丞兼淮东军司典书史李书义,是崇州地方势力里最早投附林缚的人物之一,如今也甚得重用。林缚身上兼了崇州知县的差使,实际上是没有精力去管理崇州的大小事务,李书义才是无名而实符的崇州知县。

  陈明辙见李书义三十一二岁,身材不高,脸颊削瘦,显得很干练。淮东军司的官吏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找不到肥头大耳的。

  “制置使算着脚程,最快也要等到明天将晚时分才能回崇州。左长史、右司马两位大人,也临时有事去鹤城,夜里能赶回来,特让我跟二位告个歉!”李书义说道,请陈明辙、陈华文做车随他进城。

  林缚在崇州禁轿,官吏出行,要么乘车,要么步行,陈明辙倒是知道这事,所以也不会觉得这边是怠慢他们。

  进城后,陈明辙、陈华文等人先给安排进驿馆先作休息,只是陈华文、陈明辙叔侄又怎么安心休息?虽说在路上颠簸了一天,但都是在坐船,也没有什么辛苦的。

  “小叔,进城时,你有没有留意到崇州东门的城坊户数量极大,我看怕不下六七千户之多,”陈明辙回屋洗了一把脸,就来跟陈华文商议事情,将登岸后所看到的一些特别之处,跟陈华议提起,说道,“想林缚进崇州之前,崇州的城坊户也就一千余户,想不到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激增了六七倍……”

  “观音滩那边的城坊户只怕更多,”陈华文说道,“这两年江东郡的米价也是飞涨,从三钱、四钱,激增到现在的六钱、七钱。平江、海虞城里,多数城坊户都是靠手艺为生。这几年丝价、棉价降得厉害,铁价也不见涨。城坊户靠之前的工钱在平江、海虞城里活不下去,赶着崇州到处招揽工匠,这便一起往崇州涌来,崇州的城坊户激增,倒没有什么奇怪的。”

  “林缚费尽心机,打通海东的商路,眼光要远远高于别家啊!”陈明辙微微一叹,“却不知道这桩事,崇州能松多大的口子!”

  如此丝价降得厉害,陈家是有切肤之痛的。

  陈家之所以能成为平江府首富,不是别的,而是因为陈家是平江府乃至整个大越朝实力最大的丝绸商。在海虞,陈家的桑园就将近两千顷,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