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雨衣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利润不高,但那是净利,在如今行市下这个赢利也还可以。毕竟张家不但一天能进帐分红五贯,还能给几百个员工提供工作赚钱的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力。

  此外,十一家店面的开销已经包括进去了,因此张家卖豆制品、卖卤肉就少了一大笔店面、人工开销,这一块的利润是另算的。

  现在张家的豆制品和卤肉的生意已经慢慢起来了,这些都是针对中产甚至富人的,销量不如卖面点,但利润却高的多。

  据马周计算,豆制品和卤肉销售额越来越多,赢利也越来越多,如今已经突破了日赢利五千钱。

  天一亮一黑,张家的餐饮生意一天就能赚一万钱左右,一月能赚三百贯,哪怕再扣除点额外的捐费之类的,二百来贯还是能有的,一年不出意外,也有近三千贯了,积少成多,这也算是一个极大的收益。

  市场规模,产品更新换代很重要。哪个赚钱,就卖哪个,不赚钱的就放弃。

  面点虽然不太赚钱了,不过还养着几百号人,因此张超不打算就放弃这个业务,但也不打算再扩大了,维持眼下这个规模就好。

  也许过段时间,等碱石供应上来了,张超可以干脆向长安的商家们直接供应面碱,毕竟面碱利润更高。

  把工坊做了些调整,因府兵出征带来的影响减到了最少,张超也就回到家帮老爹做着出征准备。

  “把我那匹黑马也带去,做个备马。”张超和老爹一起刷着黄膘马的毛。

  “有一匹马就够了,我不还要带头骡子嘛。”

  “带上吧,黄膘马八岁了,有些老了。”

  张超很舍不得老爹出征,七娘也舍不得,眼睛都哭肿了。

  她送来了新赶制出来的皮裘,生怕老爹在外冷到。

  “我还给你准备好了蓑衣,你一定记得带上,要不下雨雪的时候,淋湿就会冻坏身子。”

  行军打仗当然不适合打伞,蓑衣是芒草或者用棕树的棕衣做的,能够防雨。但太笨重了,棕衣得编的很厚才能防水,一件蓑衣折起来都能装一大包了。

  “蓑衣带不了,太不方便了。”老爹回道。

  在外打仗,又不是去旅行,不管春夏秋冬,什么样的天气都会遇到。就算冬天雨雪,有时能避则避,不能避也只能淋着。

  就好比道路泥泞,也得淌。

  张超看着那笨重的蓑衣皱着眉头,若是有件轻便的雨衣就好了,这样既不增加负重,而且还能挡雨。

  唐朝普通百姓除了蓑衣也没有别的雨衣能穿。

  唐朝没有橡胶,但也还是可以做雨衣的,记得宋代就有人发明了用桐油和布作成的雨衣。

  唐时有钱人穿裘衣,没钱人穿蓑衣,都能避雨雪,但都笨重,另外还有一种油衣。

  宋代时普及开来的桐油布雨衣,隋朝时已经有了。史书记载,隋炀帝去打猎时,就有人进献雨衣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