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公主芳心_天唐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措。

  总不能“不拒绝”“不负责”吧……

  这话题若是仅需深入下去,房俊深感尴尬,便岔开话题,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处置李元景、柴哲威二人?”

  李承乾收起悲戚之情,喝了口茶水,摇头道:“孤虽然对二人深恨之,恨不能将其大卸八块,却不能只顾私愤。这二人身份贵重,一个是天潢贵胄,一个是当朝勋贵,定要三法司刑讯之后明正典刑,否则天下权贵必定人人自危,于局势不利。”

  为什么历朝历代,皇权不断受到臣子之挑战,并很多时候受到钳制?就是因为皇权之下,帝王一言九鼎、言出法随,可一言而决人生死,这使得贵胄大臣惶惶不可终日,总不能大家尽心竭力为了帝王效死,结果帝王可以不问青红皂白便可肆意杀伐吧?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此乃贵族阶级固有之特权,虽然历朝历代多有不同,但总体而言,使得权贵与庶民天然的划出等级分别。

  然而这远远不够。

  对于权贵阶级来说,犯罪之后可以免于庶民同等之刑罚,却也不能将生死交由帝王一言而决之。

  人心有喜恶,更有亲疏远近,将性命交由皇帝决断同样风险太大,所以最为理想的状态便是一旦权贵犯法,可区别于庶民之刑罚,却又有着另外一套准则律法来予以审判,而不是由皇帝一言而决。

  当然,这一点基本很难做到,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针对庶民、贵族而施行两套法律。

  如此,对于贵族来说一旦犯罪,最好的结果便是能够经受三法司审讯,而后对照律法之规定,酌情予以处罚。

  眼下兵变汹汹,即便能够击溃叛军维系正统,天下也将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波及影响,人心惶惶在所难免。若是到时候李承乾登基乾纲独断,将李元景、柴哲威二人处以极刑,势必引发皇族、勋戚之惶恐——毕竟这场兵变之中,不知多少人左右逢源甚至暗度陈仓,与关陇叛军纠缠不清。

  杀李元景、柴哲威容易,可一旦引发群贵集团的群体恐慌,则很容易造成帝国高层跌宕不休的混乱,对于收拾乱局、振作朝纲极为不利。

  所以说,即便身为九五之尊的天下帝王,也绝无可能言出法随、一意孤行。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