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佛道之争_醉枕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道袍,佛爷眼又不瞎,如何看不出来?”说着一偏腿儿,腰杆一挺,也不扶鞍,就从那马上跳下来,动作竟是极为矫健利落。

  大和尚肆无忌惮地闯进人群,盯着那两个小道士上上下下打量一番,高声问道:“就你们两个小家伙,如何给人家做法事?你们师傅呢?”

  这时候,杨家一位长辈想要上前斥责,旁边却有个人突然拉住了他,对他低低耳语几句,这人脸色一变,竟然退了几步。杨帆和马桥在一旁看得分明,对这大和尚的身份不禁更加好奇。

  杨帆仔细打量这和尚,见他大约三十多岁,身材魁梧,长相英俊,浓眉大眼,鼻挺嘴阔,襟怀散开,露出一身结实的肌肉,胸腹间的肌肉线条异常健美,这样一条威风凛凛的大汉,仿佛哪座庙里的金刚武僧一般。

  “你们的师傅呢,叫他出来!”

  大和尚双手叉腰,大声喝道。

  片刻功夫,那个躲到棺材后面的老道就被几个灰袍和尚给揪了出来,仔细瞧这老道,倒是颇具卖相。杏黄的法服,头上一顶五老冠,脚下一双青布芒鞋,手执铜钱七星剑,颔下蓄须,相貌古拙,透着一股清逸飘然之气。

  马桥对杨帆小声道:“这大和尚是什么人,那个老道怎么这么怕他,莫非是欠了他钱么?”

  杨帆摇了摇头,心中却已隐隐猜到了几分,不禁轻笑道:“你仔细瞧着,怕是有热闹看了。”

  那老道一脸尴尬,见了散着衣襟的大和尚,上前嵇首一礼,口宣道号,说道:“无上太乙天尊,贫道弘首观观主一浊,见过怀义大师。”

  三清弟子施礼时,常随口唱“无上天尊”或“无上太乙天尊”,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或“无上太乙救苦天尊”,这种唱礼,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之后,由于评书的功劳,被讹传为“无量天尊”,其实无量这个词来自佛教,并非道教用词,道家常用的是“太上”、“至上”、“无上”,表达道的至高至尊。

  大和尚哈哈大笑道:“你认得我么?”

  老道说道:“薛师名满洛京,贫道怎么能不认得?”

  怀义和尚仰天打个哈哈,甚是得意地问道:“老道,这道士呢,会替人做法事超度亡灵,我们和尚呢,也会替人做法事超度亡灵,老道你说,是和尚做法事了得,还是道士做法事了得?”

  “这……这……”

  一浊道人听了甚是为难,他知道这和尚的真正身份,哪里敢得罪他,可是和尚这一问,就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了,而是关乎佛道之争。

  自大唐开国,唐高祖李渊便尊老子为自家始祖,自称老子后裔,崇奉道教。奉道教为“本朝家教”,下了圣旨,三教之中,以道教为尊,儒教次之,佛教最后。乾封元年,唐高宗李治更尊老子为“太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