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1章 迎接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抵达的时候,住宿一事,就令杨锐精疲力尽,若非早前有可口可乐的关系留下来,说栽就栽了。

  如此耗费精神的工作,若是做点改变世界的实验,杨锐也就勉强认了,用在人情往来上面,多少有些令人烦心。

  当然,世上事原本如此,有时候想要走捷径,反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或坠下崖去的也有。

  杨锐没有按部就班的熬资历,就免不了要将自己推销出去。

  瑞典之行也是宣传之行,是杨锐对自己的自我宣传。

  得让瑞典的学者们知道自己是谁,才有投票的可能,所以,瑞典之行必不可少——如果不去瑞典的话,杨锐也得找些其他的法子来刷声望,总而言之,刷声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回到国内之后,杨锐就用不着这样子事必躬亲了。

  杨锐在国内的盟友不少,事实上,他这几年多盟友而少树敌,在学术界的声望也刷到了一定的高度,用不着自己出面,自会有人帮忙的。

  要说起来,这里面有不少是得益于他北大的身份。

  80年代恢复高考,各家大学重建,学校之间的战斗尚未打响,北大清华都互通有无,并没有后世动辄派系的做法。

  不仅如此,地方高校势弱,对京城的高校完全不能产生威胁,杨锐背靠北大,再丢出去一堆堆的SCI级以上的论文,普通学者自知不敌,也就不会冲上来树敌了。

  而在北大校内,杨锐的资源丰富也是数一数二的。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战胜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教授而得到的,资金筹备是他自己弄来的,这种土生土长出来的高等实验室,别人听都没听过,自然也要高看杨锐一眼。

  当然,庞校长的失势也是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让杨锐减少了许多麻烦。

  如果再能拿到一枚诺贝尔奖的奖章的话,杨锐觉得自己在国内学术界都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横趟说起来有点太嚣张了,但实际上就是这么嚣张。

  不过,要拿到这份诺贝尔奖,杨锐是需要国内配合的。换言之,杨锐差不多得要在国内先横趟一轮,才有可能拿到诺奖。

  不是所有诺奖学者都得如此。

  总有些诺奖学者是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但是得到诺奖的,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文学家,经常如此。

  然而,杨锐并不是所谓的文学家,他是自然科学家,他的年龄和经历,也不允许他这样得奖。

  所以,接下来就是看杨锐的盟友的了。

  看杨锐这几年在国内的刷脸,是否成功了。

  换言之,回到国内,杨锐是终于可以真的做一把子魏晋名士了。

  翌日。

  瑞典代表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