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章项梁的死亡前兆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李斯一直忌惮的人物。当初赵高说动李斯同意矫诏拥立胡亥,就是以“一旦扶苏继位,可能用蒙恬取代李斯为相”作为借口。可是李斯居然让儿子与扶苏相交,拜蒙恬为师。扶苏、蒙恬相继遇害,李由却因为父亲的关系没有受到牵连,反而领兵在外。当年陈胜命吴广攻打荥阳却久攻不下,就是因为这位李由公子在荥阳坐镇。

  现在,李由率军到了雍丘,正遇到刘邦、项羽引十万大军而来。刘项军兵精粮足,士气旺盛。李由见敌军势大,急忙一面派人向章邯求援,一面组织军民固守。此人虽然生于当朝国相之家,锦衣玉食,倒也是条好汉,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拼命死守。双方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战到第四天中午,李由左臂中箭,血流如注。这位公子毫不退缩,拔出箭头包扎好伤口,继续指挥作战。战至下午,雍丘城破,李由率秦军与刘项军展开巷战,直杀到身边只剩下十几个贴身护卫,仍力战不退,直至战死沙场。李由死后,仍然手握长矛,怒目圆瞪。刘项军中有人见此情景也不禁落下敬佩的泪水。项羽素来敬慕好汉,当即令人把李由的尸体送回其上蔡老家安葬。

  刘邦项羽取得了巨大战果之后,项梁率领大军来到了定陶。对于刘邦、项羽的战绩,项梁非常满意。“连你们丞相李斯的大儿子李由都死在了我侄子手里,秦军不过如此啊!”项梁不无骄傲地想。包括陈胜吴广在内,其他各路英雄面对秦军的反扑都是屡战屡败。唯独他项梁,不仅杀得章邯龟缩在濮阳,还杀死了国相李斯的儿子、力保荥阳不失的李由!试问天下,谁是对手?

  项梁的自大情绪被宋义察觉了。宋义也不是简单人物,他原是楚国令尹,也就是宰相。楚国被秦灭亡后,宋义隐居楚地,在项梁立熊心为王后出山辅佐,此时正在项梁帐下。项梁被几场胜利冲昏了头脑,宋义却很清醒地认识到,区区几场胜利并不足以令秦朝一蹶不振,章邯也绝非浪得虚名。他不无担心地对项梁说:“将军,带兵打仗,最怕的是胜利使将领骄傲、士兵怠惰。现在我发现士兵们已经有些怠惰了,而秦军势力益胜。这种情况,令我不能不替将军担心啊!”宋义没敢直接指出项梁骄傲自大,绕了个圈子。但项梁不傻,哪里会听不出宋义是在说他?项梁心里很不痛快,可是宋义毕竟是资格老,也不好把他怎么样。于是,项梁阴沉着脸说:“你提醒得很对,很及时。你的批评是个好批评,我回头就收拾那帮偷懒的士兵。我充分考虑你的意见,觉得单凭我们自己跟秦军打,损失太大,因此想请你亲自去齐国跑一趟,再好好劝劝田荣。等他想通了,你立即带着援兵赶来,与我会战章邯!”

  项梁哪里是虚心接受意见,分明是觉得宋义讨厌,索性把他赶到齐国去。宋义气得无话可说,应了声“诺”,调头就走。瞅着宋义憋屈的背影,项梁开心极了,咧开大嘴哈哈大笑。

  却说宋义走出帐外想了想,反而高兴起来,收拾收拾行李,带着随从,乐呵呵地上路了。在去齐国路上,宋义遇见了齐国使者高陵君。宋义停车问道者:“这不是高陵君吗?你这是要去见武信君吗?”

  高陵君恭恭敬敬地见了礼,说:“是啊。我们的大王命我去见武信君。”说着,急急忙忙就要继续赶路。

  宋义连忙拉住高陵君,道:“你慢点走。我料定武信君必遭大败,你要是慢点走,还能留得性命,要是走得快了,恐怕正好赶上这场杀身之祸!”

  高陵君很惊讶:宋义怎么说得这么肯定啊?左思右想,自觉还是小心点为妙,反正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就亦步亦趋地往前走了。

  宋义与高陵君没什么深厚的交情,拉住高陵君说这一番话,多少有些赌气、看笑话的成分。而他这一番话救了高陵君一条命,却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真是可惜之至!

  ()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