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霸主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口言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言此事?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范蠡认为陶邑位于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正是交易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地方,他于是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的经商谋略也是超群的,没用多久就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号称“陶朱公”。

  范蠡在将要离开越国之前,曾经找过文种。范蠡对文种说:“越王将来是会要诛杀你的,你也应该随我一样,及时退隐。”但是文种不以为然,不相信越王会杀他。后来,范蠡还写信给文种,跟他讲:“飞鸟射杀完了,好弓就要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猎杀光了,猎狗也就要被烹杀了。越王的脖子很长,嘴尖得跟鸟嘴一样,如此相貌只能够共患难,而不可以共享乐,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但范蠡不管如何苦口婆心、忠言逆耳,终究是口说无凭,文种怎样都不相信。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以后,一批以前的越国旧臣也纷纷离开朝堂,留下的大多也渐渐疏远勾践,文种见形势不好,便也常常称病不朝,怠慢朝政。果然,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说大夫文种功高盖主、傲慢无礼,背后又暗地里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等。

  尽管文种向勾践百般解释,但是勾践却一直不信任文种,终于有一天,越王勾践将一把宝剑赐给文种,命令道:“你曾经教给寡人七种打败吴国的计策,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攻下了吴国,你就带着剩下的四种计策去替死去的先王出谋划策吧。”文种此时方才醒悟范蠡的劝告,但为时已晚。文种只能对天哀叹道:“身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罪囚,后世忠良,定要以我为鉴啊!”言毕,愤然持剑自尽。

  范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求得功名加身之时,就能够急流勇退,果断舍弃那些不能长期拥有的身外之物,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过得从容洒脱,这也正是范蠡高人一等的谋略吧。而大夫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贪恋权位,对越王勾践的残忍和胸怀认识不足,最后落得赐剑自刎。范蠡与文种的这两种结局也时刻警示着人们,要顺应时事,急流勇退,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

  最后的春秋霸主——勾践

  越国吞并吴国之后,国土比原先增加了一倍,占据了今天江淮及钱塘江地区的大片领土,国力也骤然增强。越王勾践在报了亡国之仇,消灭了吴国之后,也开始积极寻求霸业,并像吴王夫差一样北上争强。

  越王勾践在与中原诸侯交往中,正式聘鲁,还干预了邾国的王位之争,可见越国在诸侯中的强势地位。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