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八章 选址_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来这边高炉淘汰后,能够使用新的高炉生产的铁水。这样就会比较麻烦,必须选择好位置才好,不然将来生产的时候还需要远距离运输铁水,也是挺麻烦的。…

  虽然说运输铁水在未来非常成熟,甚至都能利用铁路跨城市运输,但能减少运输过程当然是最好的了。所以今天就要将这个事情确定下来,虽然方案交上去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回音,但想来是不会太久的,厂里现在其实已经可以开始为建设做准备了,比如选址,比如勘探,毕竟这种重型设备对地质是有要求的。

  今天来的人是不少的,首先是研究所的人,也就是开始跟进这个项目的那个小组,他们也都是金属冶炼方面的专家,今天选址当然也要将他们都拉上了。他们在冶金的专业上,可一点不比李昭差,而且还是专精这一块的人。

  然后就是李昭、安副厂长以及杨厂长了,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厂里的主要管理人员当然需要到场,当然上级领导是没有的,毕竟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批准,如果批准了,那就需要将项目详细的建设方案上交,然后请领导实地考察了。毕竟这个投资也是不小的,而且技术上非常先进,领导不来看看,哪里会放心?

  众人集合之后,直接就在安副厂长的带领下来到厂里的一片空地上,这时安副厂长介绍道:「这里应该是位置最合适的地方了,离新高炉和旧高炉都不算远,最重要的是离铁路也近,将来的转炉可以顺着铁路的方向,一直建到新高炉附近,这样就能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运输成本了,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这次的转炉和大毛那边淘汰的那个五十吨级的不一样,那一台将来肯定是要淘汰的,而且在两厂合并之后,淘汰的速度估计会更快。就以李昭的估计,如果两个厂能够合并,那么明年,肯定是要往轧钢厂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首先就是高炉,上马五千方的肯定是要进行的,一座五千方的,年产量就能有四百万吨。

  如果轧钢厂能够再建成两座五千方的高炉,那么年产量就能达到一千两百万吨以上,这个数字,基本上已经能够赶上前两年全国钢铁产量了。当然建设还是不建设也要看国内的采矿能力,如果采矿能力跟不上,建了也没用。

  如果采矿以及运输能力能够跟上,那么建了五千方高炉之后,现在的所有小高炉以及建在小高炉附近的那个五十吨级的转炉,就肯定要被淘汰了,将来估计也是转给其他厂的命。不过未来国内的那些钢铁厂,可能也会看不上这种高炉,毕竟轧钢厂已经有更好的了,这项技术,势必要在全国普及的。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www..,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