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3章 严世藩_迷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良辅本就是金陵人,在南京的知交故友不少,加之又是从事幕宾这种职业,打探曾在金陵任职数年之久,并且颇有名望的严嵩的详细情况,根本就是轻而易举,不过两日,便将严嵩的情况打探的一清二楚。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又号介溪,明宪宗成化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生于江西分宜县介桥忖,弘治十一年中举,弘治十八年会试,中试第三十八名,主考官是杨廷和,继之廷试,中二甲第二名,赐进士出身,时年二十有五,同年有翟銮、陆深、张瓒、徐祯卿等人。

  之后,严嵩以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其在庶吉士之时,便为首辅李东阳盛赞,“如今词章之学,翰林诸公,以严惟中为最。”

  正德三年,严嵩祖父病逝,当时朝廷是太监刘瑾掌权,京官可谓是朝不保夕,严嵩便以‘少失怙,赖祖父教育成人。’为由回籍守制,次年六月,严嵩母亲又病逝,他继续在家守制,按例,守制不过三年,但严嵩在家却是守制了八年,一直到正德十一年,严嵩才离乡北上京师,返归仕途。

  看到这里,胡万里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不清楚刘瑾是何时死的,当下便问道:“先生可知严嵩何以选在正德十一年出仕?”

  薛良辅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当即便道:“晚生琢磨着,不外乎三种原因。一则,当时刘瑾已经伏诛。朝中当政者乃是杨廷和、杨一清、费宏等人,杨廷和乃是严嵩的座师,费宏则与严嵩同乡,杨一清是江苏人,为人甚为正直,而且三人都是南方人。

  二则,严嵩当时已经三十六七,已近不惑之年。再则,严嵩居乡八年,并非避世,而是潜心结交清流名士,以养名望他与如李东阳、王阳明等皆有往来,彼时,严嵩在朝野已是颇有名望。愚以为。严嵩对出仕的时机把握的相当好。”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以严嵩对权势的渴望,能够在家在家一呆八年,其隐忍的功夫还真是不错,从其履历来看,他出仕的时机确实是把握的相当不错。起复后,严嵩虽然仍任编修之职,但不时有重任落肩。

  正德十二年二月,礼部会试,严嵩充同考官。分阅房试卷,该年十一月。受命教授内馆。“内馆”即“内书堂”,是小太监读书的处所,亦即宫内太监学校,隶属司礼监,由翰林院官员任教。

  这两件差事不仅是优差,而且是难得的积攒人脉的差事,等闲难以争到手,看来,杨廷和、费宏等对他是颇为关照的。

  正德十三年七月,严嵩又以钦差副使的身份,赍诏前往广西桂林靖江王府,传旨朱经柣袭封靖江王,这同样是难得的优差,册封各藩府嗣位的亲王、郡王的钦差,不仅尊荣,而且有钱,顺带还能游山玩水,增加游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