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7章 来者未必都是客(一)_九龙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7章来者未必都是客(一)

  康熙五十八年二月初八,文华殿大学士温达病故于家中,帝闻之,深为伤感,赐谥号“文简”,派三爷为代表,到温府吊唁,并奠茶酒,赐祭葬,五爷、七爷等一众阿哥尽皆参与治丧,诸多朝臣也纷纷到温府祭奠,至于四爷、八爷么,人虽未亲至,可也都着下人送了奠仪,一场丧事办将下来,可谓是极尽哀荣。

  康熙五十八年二月十五日,大将军王的奏本抵京,强烈反对撤兵到沙洲之议,言明此策有纵敌之嫌,自言暂且退过天山,稍作休整,秋日便可再度进击,务求全功,并言曰沙俄大帝彼得一世派出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为使,率百余部属前来商议诸般事宜,已派部众护送,或将在三月底抵京云云。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十四坚决不肯撤兵,老爷子也不好强压,与诸般臣工商议之后,准了老十四之所请,另从户部加拨了两百万两银子为犒赏三军之资,又调派了山西骑营三千精锐骑兵为援,要求老十四克期大破准噶尔诸部,事遂定焉,至于俄罗斯使节团的来访一事,老爷子殊无交待,只言此事由弘晴总领,再无他言。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初一,原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尹泰致仕,帝以王顼龄补其缺,并调奉天将军嵩祝为文华殿大学士,补温达之缺,至此,六位大学士再无遗缺,分别为张廷玉、马齐、萧永藻、王掞、王顼龄、嵩祝,六人分掌六部,并一体为弘晴之辅,共决国政。

  六位大学士虽说只是更易了两人,可于弘晴而论,影响却是极大,不单是因折了温达这么位得力臂助之故,更多的则是因新上任的两位大学士用起来极不顺手——嵩祝就不说了,那纯粹就一平庸无才之辈,之所以能登上大学士这等高位,完全就是因着其镶白旗出身以及资格够老之故,此老当了一辈子的将领,统兵打仗的能力还算勉强,可要说到政务能力么,几乎与白丁无异,写出来的节略实在是惨不忍睹,洋洋千言,却又不知所云,弘晴无奈之余,也只好请这位爷自个儿一边玩了去,啥政务都不交予其处理,只叫其在兵部呆着坐镇了事,至于王顼龄么,倒是才气过人得很,写起折子与节略来,当真是妙笔生花,文采斐然,可论及实用性,基本为零,尽是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压根儿就派不上啥大用场的,没辙了,弘晴也只好请这位爷消停一些,打发其去了礼部,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算是尽忠职守了。

  老爷子给的两个主要助手不堪大用,弘晴却也没辙,这朝堂之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将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连自家王府都不回了,每日里下了班,便带着公文径直入宿颐和园,没日没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