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刘明遇洪河杀王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坠落战马倒地哀号,恐怖之极。

  “这可能?”

  从开战以来,刘家军一直在颠覆尚可喜的认知,刘家军一炮可以把他们八十多门炸得七零八落,虽然在明早已有了迅雷铳,可那种可以连续击发的迅雷铳,虽然射速快,但是有效射程却极近。

  尚可喜根本就不知道刘家军的火炮和炮铳炮管或枪管,都不是采取熟铁打造而成,而是用的是高锰钢,钢质枪管,也就意味着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压,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哪怕尚可喜的骑兵距离刘家军迅雷炮阵地足足有一百多步远,可他们还是被射得人仰马翻,损失惨重。

  刘家军的迅雷炮手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枪声爆米花似的响起,完全分不清点数,铅弹密得叫人睁不开眼。逃跑的叛军骑兵,死伤累累,好不容易接近到距离刘家军迅雷炮阵地三四十步处,更密集的齐射,几乎是一堆堆的倒下。

  刘家军的迅雷炮射击阵地,向来为了追求火力打击持续性,通常都是三分之一的迅雷炮发射,三分之一的准备,另外三分之一则装填弹药。这就像明初时代的火铳三段射。

  尚可喜一脸苦痛:“还有完没完了”

  这仗打得太憋屈了,从一开始他们就让刘家军的远程攻击火力压着打,炮兵被五寸炮轰得灵魂出窍,火铳兵被刘家军的射士射得叫苦连天,步兵被刘家军重装步兵虐得欲、仙、欲。死,现在骑兵想跑,还是被火枪打得人仰马翻!

  见鬼了,什么时候刘家军步兵变得这么难对付了!

  尚可喜并不知道,刘家军一直以来,最强的不是他们的炮兵,也不是骑兵,而是刘家军的步兵。

  好像是只过了十几秒钟,又像是足足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那密集得可怕的枪声终于停止了。

  白茫茫的硝烟中,几匹浑身是血的战马驮着同样浑身是血叛军骑兵悲嘶倒在血泊之中。

  此时的尚可喜感觉自己的力量和精神迅速被抽空了。

  他低头一看,自己的肚子上出现一个大血洞,从正面射过来的铅弹入口只有一根手指粗,而他的后背却拥有碗口粗,哪怕拥有后世医疗技术,他也没救了。

  “普通……”

  尚可喜摔落在地上。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自吴桥兵变战败后,尚可喜借元旦之会,逮捕副将俞亮泰、仇震泰,然后掠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民万余人,二月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

  皇太极出城三十里相迎,与上年孔、耿归降时同样待遇。皇太极盛赞尚可喜“达变通权”、“知明运之倾危,识时势之向背”,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旋封总兵官。

  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尚可喜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

  作为三顺王之一,尚可喜随清军入关,打李自成,一路转战万里,为清朝立一赫赫战功,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南明永历帝逃亡梧州,然而南明两广总督(原李成栋麾下副将)杜永和拒绝投降,尚可喜围困广州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于十二月攻下,俘虏了范承恩等,斩首六千余级,并将余下的人逐到海边,溺死者非常多,尽歼广州少壮男子,死者七十万人,史称“庚寅之劫”作为三顺王之一杀性最大的侩子手,尚可喜于崇祯六年正月十三日,被击毙于归德府虞城县城洪河南岸。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