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八章 真得搞献礼_千禧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反扫荡中原本已成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骑兵团,为了牵制敌人,解救被围的机关干部和群众,稍作喘息后,又奉命返回根据地腹地坚持斗争。

  60多天里,冀中骑兵团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中拼死冲杀,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在日军封锁线上撕开一道血的缺口,英勇地完成了任务。

  但经此一役,队伍伤亡亦十分惨重,团长马仁兴之子马乘风、政治处主任杨经国等壮烈牺牲,政委汪乃荣负重伤饮弹自尽,1200人的骑兵团,最终只剩下不足400人。

  故事的中心,就是团长马仁兴与他的儿子马乘风,所以这个单元就叫《乘风》。

  在故事中,马仁兴遭遇的两难抉择,一边是他极为疼惜和自豪的儿子,一边是52名乡亲的安危,其中还有一名待孕的烈士遗孀大春子。

  身为八路军骑兵团的团长,马仁兴舍小爱而取大义,最终为了救烈士遗孀,放弃了自己的孩子。

  影片将乘风的牺牲与大春子在船上分娩的场景进行了平行剪辑,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方式,突出了“死亡――新生”的隐喻含义,以确证乘风牺牲的意义。

  而在故事的结尾,三年后,抗战胜利了,马仁兴遇到那位烈士的遗孤,问孩子叫什么名字时,大春子说叫“乘风”……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紧扣反FXS主题的,作为这个节日的献礼非常合适。

  吴渊只需要在前面增加一些铺垫,中间的冲突戏码再激烈一些,再添加一些主旋律色彩的东西,让角色更多的去发挥一下“红色信仰”的光芒,结尾处再多衬托衬托战争胜利后人民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模样。

  甚至最后可以再加一点点现代戏,已经七老八十的遗孤乘风,在面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时,讲述着这段他出身之前发生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和平和幸福是多来之不易的。

  这么一升华,一部献礼片就崭新出炉了,并且绝对够得上水准。

  还别说,《乘风》原故事的编剧俞白眉,在编正经剧情片的时候,水平也挺不错的。

  《乘风》故事本身还是很棒的,后来《我和我的父辈》上映后,也催泪的很,影迷评价很不错。

  不知道这家伙一遇上邓朝,怎么就变得那么离谱了。

  不管是《分手大师》还是《恶棍天使》都那么的让人一言难尽。

  奥,《恶棍天使》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真不是玄学。

  俞白眉自己编剧的《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回乡之路》单元,也还可以的。

  只要离开了恶搞喜剧,俞白眉的编剧水平立马就回归正常值了。

  包括《乒乓》,虽然《乒乓》的票房成绩也不好,但这部片的失败是多方因素导致的,倒是真没几个人骂剧本写得不好。

  只能说俞白眉与邓朝相结合,总是会有一股不一样的魔力吧。

  将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吴渊郑重其事的在电脑上敲下了几个大字。

  《乘风》!

  《如愿》!

  前者,是他这部献礼片的电影名称。

  而后者,则是主题曲的名字。

  这部电影,必须得搭《如愿》啊!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