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御审_123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御座侧边,可是今天他要是站在上面,就不合适了,只好在勋戚武臣这边混了个位置站。

  等人走到近前,几个内侍和宫女上前,和蔡李氏沟通了几句,便接过襁褓,牵走了两个女娃。

  袁则和蔡李氏这才跪拜行礼。

  等礼毕,赵昀开口道,“无论你有何冤屈,朕今日都会给你个公正的结果,说来,你状告之人乃是朕的儿子,让父亲审儿子不免令人诟病,但整个大宋,也只有我能审他了,不知你能否接受?”

  “官家圣明,在民妇看来,您既忠王的父亲,同样也是天下人的君父,自然不存在偏私。”

  蔡李氏显得很紧张,回答起来却依然清晰。

  “挺会说话的,倒是个伶俐人。”赵昀笑了笑,继续道,“你的诉状,朕已经看过了,案件并无太多曲折,有些不详之处,想要问问你,你务必如实回答。”

  “官家您问,民妇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蔡李氏欠着身。

  赵昀略微严肃起来,“蔡李氏,诉状上说,二月初六,忠王车驾进入绍兴城时,无故在城门口停顿,阻塞交通,因此负责城守的蔡安上前沟通,却触怒了忠王,才无故被杀。对于这一句,你能保证属实么?”

  “民妇……”蔡李氏犹豫起来,“当时民妇并未在场,所知情形都是别人转述,可能在细节上有些出入,或许…或许拙夫也有不当之处,但按理来说,即使拙夫犯了死罪也该是有司拿问,审判定罪之后才能议斩,何况,按朝廷规矩,即便定了死刑,也还有三复奏,怎能如此草率杀人,所以民妇不服!”

  蔡李氏说的三复奏,是从唐朝开始的死刑审核制度,宋朝也沿袭设立,简单的说,就是经过各司法衙门多次复核后的死刑,行刑前必须重复三次向皇帝奏请。

  所以在封建时代,如果要合法的杀一个人,还是很难的,一是因为儒家的‘慎刑’思想,二则是‘生杀之权皆出于上’。

  听了蔡李氏的话,赵昀微微点头,“你对刑律倒是很了解,说得也没错,从这一点来看,忠王确实没有遵守朝廷规矩,忠王,对此,你可有解释?”

  赵孟启似乎在打盹,听到这话才睁开眼睛,走了出来。

  “如果只是指责儿臣用刑不慎,不合朝廷规矩这一点,那儿臣认下便是,请父皇按律惩处。”

  他这话说得很不在意,却引得朝臣一片哗然。

  “忠王这就认了?”

  “不对,忠王这是避重就轻,他并没有认杀人罪!”

  “咦,可是那蔡李氏好像也改了口径,着重追究的也是忠王用刑违规啊。”

  “那忠王就不是犯罪,只是犯错而已,略作惩戒足矣。”

  “这是什么情况?闹半天,把整个临安搅得鸡飞狗跳,就为了追究一个犯错么?”

  百官们议论纷纷,董槐和程元凤这些重臣,也不由皱起了眉,感到事情太过蹊跷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