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他走过长街,惊起书声无数(盟主加_国师不修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去哪一方获胜还真不好说。

  在槐院的视角下:

  此地毕竟乃朝廷主场,只要拉不开绝对的差距,对方最后只要略作偏袒,还是朝廷会赢,不如趁机提出打平。

  在大儒们的视角下:

  若继续下去,想要获胜大概率要以损名节为代价,进行偏袒,心中略有不愿。

  而若打平,一方面避免输掉,以及被人骂晚节不保的风险。

  第二,文会双方给那不知名公子压下,其实同样是神都胜了。

  就如昔日禾公子胜了墨林一个道理。

  皆大欢喜。

  双方默契下,这个决意很快传导下去。

  “槐院演武”打平,但文会还在继续,只是核心从双方比斗,成为了一群人点评鉴赏补全诗词。

  张夫子感慨之余,看了眼时辰,与韩青松交代了两句,便也离开了文轩楼。

  韩青松好奇道:“夫子有事么?”

  张夫子笑了笑,只回答了四字:“故人相邀。”

  旋即便不再多说,迈步离开,鹿国公见状,也忙不迭起身,准备入宫将此事汇报。

  而文轩楼内的变化,并非孤例。

  随着季平安行走过长安街,一路留下一首首补全诗词,这个消息也如漩涡,缓缓扩散。

  ……

  ……

  某座酒楼内。

  今日同样被包场,改为了文会,邀请一群神都才子聚集,蹭“槐院演武”的热度。

  不过相比于文轩楼,规模就要小了许多,做出的诗作质量也不可相提并论。

  优点在于请了歌姬、舞姬前来,为文会助兴。

  这时候一曲歌舞结束,一名名读书人商业互吹,气氛融洽。

  不免说起今日“演武”,一名中年文士担忧道:

  “也不知文轩阁那边局势如何。”

  桌旁友人说道:

  “云槐书院虽自号读书人,但终究是修行者,比较做文章,当不如我神都才俊。”

  “此言有理,何况那边裁判皆乃我神都鸿儒,自会照顾一二。”有人附和。

  “我只期望,能出几首佳作。”一名老者摇头,端起酒杯饮了,哼道:

  “这两年,新出的好诗作愈发少了。”

  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核心含义:这届读书人不行。

  有年轻学子不服气,却无力辩驳,只好说道:

  “诗词无非那些个主题,国师都已写尽了,岂非留给后辈的余地愈发少了?”

  老者乜了他一眼,不咸不淡道:

  “国师留下残篇众多,莫非不算‘余地’?这些年怎的也没能补全出几首好的?”

  年轻学子们气的胸膛起伏,若非顾忌名声,恨不得撸起袖子上演全武行。

  恰在这时,一名读书人跑进来,神色激动:

  “出大事了!文轩楼内演武打平了!”

  轰——

  一群人诧异不已:

  “方才不是还说,那边比斗胶着得很么,拉不开差距,可能要拖到很晚,怎么突然就打平了?”

  前者气喘吁吁,跑过来端了一杯茶润喉咙,随口吐出茶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