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7章 ,造势!四个点!_重生大时代之199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学先河。

  第二点是:改革开放,“风声”向革命先烈致敬。

  第三点是:天才作家,百万稿酬。

  第四点是:三月认为,“风声”比“白鹿原”和“废都”好。

  张宣看完羊城日报,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娘的,感觉被人民文学坑了!

  被坑惨了!

  张宣知道,这是人民文学在给“风声”实体书出版造势。

  给“风声”宣传!

  而这“四个点”就是炒作点。

  第一点,张宣能接受,虽然号称划时代巨著必定会引起很多老一辈文坛作家和一些学者不满。

  但为了打响名声,为了销量,有得必有失,他捏着鼻子厚脸皮认了。

  而第二点,看看人家人民文学现任总主编是怎么在各大报纸上评价“风声”的。

  洪主编在报纸上的原话是:

  “当时前任李总编还没退休,有一天,他突然拿着“风声”放我书桌上,说:“振波,你看看这本书吧,写得真不错”。

  我相信李老的眼光。

  因为李老为人正直厚道,喜欢读书看稿,他的阅读量和看稿量在编辑部里是数一数二的。

  我立刻放下手中其它的活儿,先看三月的稿子。

  只读了几万字,我就被作品中那种历史原生态的凝重震慑住了。

  我心里渐渐地生出一种兴奋和惊喜——这是一部大作品,划时代的作品,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这样厚重的小说了!我忽然有了一种当年阅读《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时的感觉。

  作为一个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多年的人,我的直觉告诉我,发表这样的作品一定会把人民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风声”在写作技术上具有开创性,耳目一新。在创作的思想艺术倾向上有着历史性的突破。作品的思想政治和艺术倾向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弘扬的…

  …

  洋洋洒洒的正面评价,没什么毛病,张宣看完后,大为受用。

  暗赞人民文学这波马屁拍得好啊。

  激动的,他直接把茶水当酒饮,仰头先干为敬。

  第二个炒作点他很高兴,可接下来的第三点,张宣就无语了。

  娘希匹的!

  你夸我是天才作家,我认,平时自己也是这么夸自己的。

  可百万稿酬?

  嗬!这人民文学就有点忒不要脸了。

  实体书出版,你没给我任何稿酬的啊?我们合同签订是按版税计价的,我拿10%的版税。

  你出版社卖的多,我稿费就多。

  而你首次印刷是两万册,根据合同,这两万册全卖完,自己也就拿几万块钱而已。

  一群无耻的家伙,100万稿酬,你们是真敢说啊!

  要是熟人看到这文章,还以为我已经挣100万了。

  虽然现在自己身家远不止百万,甚至过了千万。但张宣还是被雷得不轻。

  腹诽完第三点,看着第四点,张宣没忍住直接爆粗口了。

  “陶歌!日你个仙人板板,我当时原话可不是这样说的!你这是毁我形象!”

  自己虽然不惧怕跟老陈和老贾隔空骂架,但说话也不能这么不过脑子啊。

  特么的,这我成什么了?

  敢打赌,明天报纸上就有一堆骂词瞄准自己。

  估计还是什么词最难听就骂什么!

  气不过,张宣找出电话薄,抓起电话就打了过去。

  咚…

  咚…

  “喂,张宣吗?”

  电话响两声就通了,传来熟悉的声音。

  张宣没好气说:“你知道我这通电话所为何事吧?”

  “哈哈,知道,我一直在等着你电话呢。”

  陶歌哈哈大笑,开心极了:“报纸你看了?”

  张宣反问:“你说呢?”

  陶歌答非所问:“先别急着怄火,我这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听?”

  张宣凝神静气,“说。”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