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2章 武三思的挑衅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2章武三思的挑衅

  明德殿中,刘仁轨看完《梓人传》,点头赞许的同时,也将文章递给薛元超,姚令璋等等传递下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众臣惊讶赞叹的同时,也好奇李绚手里还有什么文章,不下于此。

  李绚肃然拱手,沉吟说道:“除夕之时,陛下言有招贤之令,百工技者,多有没于乡野城肆之间,然天下治理,越是往下,越需要百工技者治理,如何发掘其人,才是关键,就如千里马之于伯乐。”

  “王叔请。”李显顿时坐正,认真听李绚所言。

  “是。”李绚拱手,然后起身,束手站立殿中,缓缓开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说到这里,李绚微微停顿,细细品味这句话,颇有些微言大义的味道。

  现在一切又有工匠之事,今日的招贤令并不能够招尽百工英才,那么他日是否要效仿科举之事?

  就在这个时候,刘仁轨开口了。

  李显抬头看向殿中群臣,轻声问道:“诸卿,都有什么看法,说说吧。”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李绚这篇文章虽然套了一个工匠百技的壳子,但是核心,却还是朝野遗贤的问题。

  李绚的目光抬起,看向李显。

  “山野难行,泥泞难过,这的确是地方州县之责,大乡自然贯通,其余便是小乡大村,硬路贯通,不管是人员往来,还是商贸通行,都是其责,故而应当考核州县官吏,成为定例。”李绚目光看向吏部侍郎魏玄同。

  运河,长江。

  现在之所以能让李绚恰好拿出这件事情来做,主要还是因为嵩山封禅攻城的工期有些紧,才开始需要额外招募更多的工匠。

  而但谓之天下无才,然耶?否耶!甚矣,知遇之难其人也。”

  刘仁轨抬头,看向李绚,问道:“文章之事,科举取士;工匠之道是否也有效仿之法?”

  用官府的钱财,送那些“困顿于山野之间,裹足于泥泞之中”的“千里马”,赶到长安来参加科举。

  甚至州县之间,还应当有送人到长安的职责。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满腔郁勃,盘折欲出。

  一时间,武三思的心底闪过一丝得意。

  这一笔钱,可不是什么小花费啊。

  尽谁的财,当然是官中的财。

  李绚所记的文章,也并不要一定就是文章的原貌。

  武三思挑了挑眉,李绚一句话,就将那些“困顿于山野之间,裹足于泥泞之中”的能者范围扩大了一半,将那些隐士也算入其中。

  当然,皇帝的招贤令,更多的是针对普通的匠人技师,而不是文人才子,那样就不合时宜了。

  百工终究传承不多,真正优秀的人才,很难培养出来,也就是朝廷几十年间并不怎么重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