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回原形,不得翻身_权臣妖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了这道奏折后,曹禺行可是志得意满。从这些日子小皇帝对他的态度来看,就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

  他的正直之名早已传遍敬天府,甚至扩散到周边许多地方。许多文人学子都拿他做榜样,就连朝中为数不少的官员,也都开始逢迎他。

  承安帝心有不满又如何?他顾虑着天下悠悠之口,哪怕他言辞激烈了点,也不会轻易将他问罪。因为这样做,就会有无数的人说他没有君王气度、连一点臣子的谏言都听不了。也会有更多言官弹劾他,认为他这样做不符合一个君王应有的品行,对太祖创下的言官制度怀有不敬之心。

  在曹禺行看来,承安帝他自身的性格弱点是如此明显,非常好拿捏。而那群言官虽然乌泱泱的,却没什么头脑。他只是拿他们当刀使,他们却以为他是言官最佳表率。

  有趣,有趣。

  如果大闽王朝的言官都是这样的,那他有一日未必就不能成为言官之首。通过谏诤皇帝,进一步为自己赢得威望,让他的言论化为更实质的武器,帮助他在朝中得势。

  就在曹禺行想得很美的时候,有太监来宣旨让他明早参加早朝议事。

  这道旨一宣,曹禺行心中更是暗喜。

  他就一七品给事中,平时是不用上朝的。可小皇帝特地派人来宣旨,那就是他在奏折中说的事情引起了他的重视。明日早朝,难道商量怎么对付杜家?或者是对他进行封赏的?

  以他对小皇帝的了解,听够了他那些批评的话,又不能将他治罪,那还不如升他的官。这样不但能让他闭嘴,反而还告诉天下人他善于纳谏。

  这个做法算高明,不过早在他意料之中。单单这样可不能让他闭嘴,当然他也不会太挑衅小皇帝,真要是把他激怒了不管不顾处决了他,那可就太愚蠢了。

  虽然采取了这样的办法,曹禺行在每次写折子用词上可是极为考究的。能够刺痛小皇帝的神经,可又不触及底线。偶尔也卖点好,让小皇帝气也不是,想放又不甘心。

  这样一方面得到了名声,另一方面又将君王情绪握于自己之手。

  这种快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在边地那些年,曹禺行就告诉自己,但凡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不择手段地往上爬。

  他中过进士,有一定才学。可大闽王朝有才学的人多了去了,凭什么人家要用你?

  他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剑走偏锋。

  也正因为他过去弹劾杜寒秋,才进入了崔行的视线,在边地这么多年还能被他给请回来。

  而这便是他在敬天府立足的法宝。

  事实证明,这个法宝押对了。每天只用写写折子,骂骂那个小皇帝,发泄一下自己在边地多年的愤懑,还可以收获到一片赞誉之声。

  就连小皇帝自己,生气的同时说不定还在劝自己,他真的是一片爱大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