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稷下盛会(九)_凰涅天下(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枫山言辞如刀啊。

  柴赟看完《大周官报》,摇了下头,微微笑了起来,传内侍召来大理寺卿。

  “齐氏阿湖案,及早了结吧。”没有争辩的余地了。

  大理寺卿瞥见御案上的报纸,嘴里微微发苦:这案子再争下去,就成了他们大周不及大宋仁了。

  “臣遵旨。”他拱手应道,“明日寺议后,卷宗提政事堂审覆。”大理寺卿心事沉沉地走出皇宫,抬头看了会京城辽阔高远的天空,忽然觉得这案子这般结了也好,至少回家不用再遭夫人白眼了——大理寺卿自我调节的心态还是不错的。

  这日,南北的报纸都卖得更多。

  与王霸之辩相比,普通的坊间百姓更关心阿湖案。王霸之道他们不懂,但阿湖案他们都能说上几嘴啊。坊间百姓大多对阿湖抱有同情,觉得这小娘子丧父丧母又被叔叔卖,真是太可怜了。他们不懂礼呀法呀的大道理,只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觉得不该判死罪。

  当然,名可秀说的那些讲仁的大道理他们不懂,但听人解释“宽刑及庶”的意思后,就觉得这位枫山先生是个大好人。随着此案件“刑三年”落定,共济会的名声在民间更响,尤其在西川的名声极好。也有更多的有钱商家、土地大户加入到共济会中,愿意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慈善事情。一句“有多难?”成了人们带有讽喻意义的口头禅,专门用来讥讽那些为官贪利,或为富不仁的地主豪户。“不忘本”也成了人们的一句口头禅,用来驳骂那些父母土里刨食供养出来的读书子一旦高中进士就以父母的寒微为耻——甚至干起压榨百姓的事儿。

  外间的纷纭反应且不提,稷下论学到了第五日。

  开始论讲本届学会的第三大主题,也是最后一个主题。

  自从报纸预告后,南北两国的士大夫和学者学子们都在关注着这一日。

  今日论讲的主题是:《中庸》。

  论讲者:名可秀。

  《中庸》是《礼记》中的篇目,不是孔子所着,而是孔子之孙子思所着,秦汉学者将它整理出来。因为不是单独成书,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儒家重视,直到唐宋之际,才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二程就很推崇《中庸》,并为其作解义,是大宋儒者公认的《中庸》注义。

  大宋儒者为什么开始看重《中庸》?因为《中庸》之中,包含着儒家修行的方法论。

  所谓的中庸之道,其主旨在于介绍儒家修身养性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介绍儒家做人的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交和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先秦的圣人之语都是微言精义,以很精简的话蕴含了很玄奥的道理,往往让后人难以精确把握其真意。尤其是讲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