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徐泽教会西军的绝活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皇帝的忍耐极限?再不出兵,自己就要遭殃了!

  其人不敢再耽搁,只能硬着头皮进攻占据利国监贼军。

  同童抚制置使非常清楚官军士气已丧,不可能和贼人硬拼,他也没想过真要与贼人实打实地打上一仗。

  童贯只要求官兵能到利国监去转一圈,烧几间烂房子,威慑一下贼军。

  让其不敢再靠近彭城骚扰,以暂时恢复几日的漕运,先给朝廷一个交代再说。

  当然,如果能以官军盛大的军容吓退贼军,那就再好不过了。

  童宣抚制置使发下重赏,点起大军五万,分成三部,浩浩荡荡便开往利国监。

  没想到,尚未接站,贼人隔着很远开了一炮示警,一万前锋便当场吓崩溃了。

  败军鬼叫着争相逃路,导致中军也随之奔溃,数万官军一路丢盔弃甲,只恨爷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

  开战以来,朝廷对贼人最大规模的讨伐刚刚开始,竟然就如此戏剧性的结束了。

  贼人未发一矢,便白捡了兵甲数万,俘虏官军近两万人。

  还有数千官军在溃逃中被同袍踩踏、砍杀,或跳入运河中淹死。

  最终逃入彭城中的官军,经清点,还不到一万八千人。

  其余未归营的,则多半流落淮南甚至江南,其中大部成了匪盗,为祸一方。

  徐泽也没料到彭城中的官军士气都这么丧了,童贯居然还敢带他们出城作战。

  由是,当官军受到惊吓溃败后,其人只是派军队驱散并收拢俘虏。

  并特意强调,尽量不做杀伤,也不要追到城下——免得赶跑了童贯。

  这一战打到现在这一步,已经该收场了。

  剩下的事,交给为心系苍生,朝廷尽心办事的同舟社即可。

  再打,大宋可就真要崩溃了!

  兵败后的童贯惊恐不已,正考虑连夜丢弃徐州转进时,“李子义”的使者石秀跟着败军屁股后面进了城,要求面见宣抚制置使。

  见面后,石秀直接质问童贯为何又擅起刀兵,朝廷的招安还有没有诚意?

  童贯是个聪明人,立即从石秀的“责问”中,读懂了贼人还愿意接受招安的心思。

  宣抚制置使强调朝廷招安的非常有诚意,愿意坐下来接着谈。

  但你们太没诚意,一直狮子大张口,既然谈不拢,就只有打了。

  这次五万兵马不行,朝廷就再送——

  不对!

  朝廷就再派五十万兵马来接着打,五十五不够,就五百万!

  一直打到你们这些贼人知道天威不可逆为止!

  石秀没有理会童贯的恐吓,表示既然朝廷有诚意,红五营也不愿再造杀伤,明天就让宣抚制置使看看我们的诚意。

  次日,彭城军民有幸目睹了一场千年难得一见的“盛况”。

  两万余(增加了部分之前被俘的西军兵油子)脱得只剩下兜裆裤的俘虏,

  走着整齐的队列,唱着雄壮的《剑器辞》,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到了彭城前。

  嗯,贼首“李子义”表示很喜欢听官军唱这首歌,贼军士气低,唱不出这味。

  其人命贼军将俘虏登记造册后,分成二十个千人方阵。

  只一点要求,哪个方阵队列最整齐,歌声最雄壮,就敞开肚皮吃饱了饭,然后放回彭城去;

  反之,做不好的方阵,便留在利国监挖至少半年的矿!

  事实证明,大宋禁军的士气不是不行,只是缺乏正确的组织和激励而已。

  在贼首“李子义”的“正确激励”下,俘虏们爆发出了超强的士气。

  最终,所有的方阵全部合格,次日吃饱饭后,真被贼人放回彭城。

  “丈夫气力全,一个拟当千。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二十个大方阵,两万余只穿兜裆裤的精壮汉子齐声高歌,是怎样震撼人心的效果?

  见过这一幕的彭城军民,此生永远都忘不了这震撼的一幕。

  宣抚制置使童贯自然是被“红五营”的诚意感动得——目瞪口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