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型战争形态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大建城寨堡垒,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极大干扰。

  随着滞留归来人在官府的护送下进入大同掌控区,以及赎回的战俘途径南部州府回到原本的驻地,一直沉默的河东路大宋百姓也开始躁动起来。

  河东路虽分属同宋两国,但很多地方仅是一山、一河,甚至是一路、一田埂相隔。

  北面,大同治下的百姓已经开始分田分地建水库,修路挖渠大生产,处处都是大干快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南面,大宋治下的百姓则要继续做牛做马备战备荒,整日提心吊胆还吃不饱。

  自古以来,河东之地就不可分割,毕竟是一衣带水的乡里乡亲,官府管得再紧,也不可能完全杜绝民间的私下交流。

  河东巡抚使司更是主动出击,经常以慰问为名,安排演出队在两国人口集中的交接处进行演出新戏。

  尽管隔得太远,大宋这边的军民根本看不太清舞台上究竟演得是啥,但北面乡亲的热情叫好声总是听得懂的。

  南北两地的对比实在太鲜明了,就是再愚钝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差距,是个人都会反思为什么。

  怀疑的野草一旦生根,便极难根除。

  先是有戍边的丘八和建堡民夫大着胆子越境“蹭戏”,没想到现场组织的同军还真放开了让他们看,前提是先登记乡贯或什伍,并按规定的区域就坐。

  然后,开始有宋地百姓和兵卒偷偷越过边境,逃入大同境内求收留。

  而经历了归来人之事的反复折腾,赵宋河东路的基层官员也被朝廷伤透了心,对治下百姓的逃亡睁只眼闭只眼。

  官府一旦放任,便是更大规模的逃亡。

  没有了民夫可供驱使,计划中的寨堡建设也只能延期。

  其实,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同军真要南下,这些寨堡屁用没有。

  平地上建起的寨堡再坚固,能有大石寨、承天军寨、赤塘关等险要关城坚固?

  那么多险关要塞都挡不住同军,又何必劳民伤财建这些寨堡?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国祚一百六十年的大宋自有责任心强的守臣,这些人想出的办法便是将治下百姓内迁,以让双方脱离接触。

  可大宋退一尺,大同便进十寸,绝不会让一块良田撂荒。

  吃了哑巴亏的宋臣还不敢打回去,因为根本打不赢,更因为擅自抗击同军而被愤怒的教主道君皇帝下诏灭门的秦桧和郭仲荀的前车之鉴。

  这事还不能报给朝廷,报了也没用。

  朝廷不仅不敢处理,搞不好还扣个擅起边衅的帽子扣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半年时间不到,大宋河东南路边境地区便被大同渗透得如筛子一般,以至于正常的行政都无法运转。

  最终,还是有聪明人找到了解决办法——派人联系北面的邻居,请求大同的共建会基层组织向自己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