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讨宋威夏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词。

  大宋皇帝赵恒除了在国书中反复保证本国以后再不会有擅起边衅之事,并主动增加赔款额外,主要是向正乾皇帝汇报了相关涉事者的惩处情况:

  免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郎李邦彦,罢中书侍郎王孝迪(白时中被罢之后,由翰林学士升为宰相,位列吴敏之后)及京西南、北路路制置使种师道。

  战争刚刚结束,大宋王朝割地又赔款,内部矛盾严重,朝堂暂时不宜轻动。

  赵桓却同时罢免了两个宰相和首席统兵大将,决心极大,可见其人对正乾皇帝问责之事有多重视。

  不过,赵桓不知道的是徐泽并没有因为宋军“护送”同军出境而动怒。

  讨宋之战刚刚结束,正乾皇帝就丢下两国议和的收尾之事继续巡幸各地,本就没有再深究赵宋朝廷的想法,自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赵桓的表态上。

  “李纲呢?”

  石秀在临安待了两天时间,尽管全程都有赵宋馆伴使陪同监视,但其人仍是套出了不少有用的情报,为的就是随时供皇帝咨询。

  “改知枢密院事。”

  李纲虽是赵宋最强硬的主战派,也主持了临安保卫战,却是真的不通军略。

  事实上,其人提出的所有军略都在事后被证实根本阻止不了同军破城。

  甚至,很大程度上因为其人的固执和瞎指挥,才导致宋军输得那么难看。

  在赵宋绝大部分议和派看来,同宋两国能够议和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坚守临安表现大宋不屈的精神当然也是原因之一,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若不是正乾皇帝真的没有灭宋之心,且朝廷最终认清了形势,积极割地赔款才求得议和的机会,这一战很可能大宋已经被灭了。

  战后,赵桓将天下人都知道短于用兵的李纲由文改武,从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改任专职的知枢密院事,表面上看是升迁,实际却是再明显不过的弃用之意。

  徐泽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很多隐情,却不妨碍其人由宋廷对李纲的处置推到出赵桓应该是得了“高人”指点。

  因为,此举明显超越了其人应有的政治手腕。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宋朝堂近期的人事变动必然相当剧烈,肯定不会限于李邦彦、王孝迪、种师道三人。

  徐泽当即将国书递还石秀,随口问道:

  “宋廷这段时间的还有哪些朝堂变动?”

  石秀暗叹皇帝明见万里,幸好自己提前打探了相关消息。

  “少宰赵野接替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知枢密院事吴敏改任少宰兼中书侍郎,观文殿学士范致虚出任中书侍郎,签书枢密院事耿南仲改任尚书左丞,给事中李邺接替李刚为尚书右丞。”

  徐泽微闭双眼,在心里默默消化这段信息。

  赵桓因仓促即位,且夹袋内无人,选用臣子的操作空间其实很有限。

  首相李邦彦被罢,次相赵野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