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勇立万军韩世忠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李纲行事过于操切,且忽略了低贱的士卒也有各种复杂情绪和安全需要,后续工作没有做到位,才导致了这起本应该可以避免的兵变发生。

  李福率部作乱后,也知道自己仓促起事难成大事,曾暗中派人联系人在黄州的李成,希望与其联手,反了这窝囊朝廷。

  但李招捉虽然与朝廷的关系微妙,却始终都没有公开造反。

  其人身份半黑半白虽然招朝廷忌讳,行事却远较造反后更加灵活,更看不上这些头脑一热就搞事的家伙,乃拒绝了李福的联手建议。

  李福势孤力寡,担心朝廷调集兵马围剿自己,只能放弃幻想,沿着颖水东进,流窜至寿春府(即寿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及濠州作乱,以壮大势力。

  其部初时仅有两千余惶惶不安的乱兵,除之不难。

  但朝廷兵马被李成阻隔,牵一发而动全身,皆不敢轻举妄动。

  而李成也需要有这么一个傻大胆扯旗造反,为自己分担来自朝廷的压力,乃放任李福在自己的后背的搞事。

  如此一来,兵力本来集中的淮南路便出现了大缺口,让李福部乱军得以迅速扩张。

  李纲担心事态恶化而导致形势失控,只能如实上奏朝廷,请天子再降圣旨先稳住李成,再调集重兵围剿李福。

  首相吴敏乃是李纲的政治盟友,其人同样不习兵事,却知道朝中政治斗争的严酷。

  彼时,道君朝奸党基本被清除,大宋面临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却一个都没有解决,没了奸党,朝中众人的怨气便很自然地指向了并无殊功的首相。

  吴敏本身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李纲,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只能尽力淡化李福部乱军造成的危害,并写信给李纲尽快平定动乱。

  由是,淮南军情急如星火,临安朝廷却是稳如泰山。

  等李纲勉强稳住李成后,李福部乱军已经扩张到了庐州、滁州等地,并裹挟兵马四万余人,表面实力已经远超李成。

  数量如此庞大的乱军究竟能不能打另当别论,至少,内忧外患的大宋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再强行剿灭这么大的武装了。

  若任由乱军继续南下,再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形势将越发不可收拾。

  两淮路形势糜烂至此,负有宣抚地方之责的李纲束手无策。

  其人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做历史罪人了,只能提前写出请罪书,准备万一事有不谐,便恳请朝廷降罪责罚。

  到了那个时候,也只能一死以谢天下了。

  没想到,前线却在这个时候传来了意外的好消息:

  李福率乱军东渡来安水,欲要攻击真州以取得渡江点。

  恰逢裨将韩世忠率千余众迂回到李福部渡河点,其人奋勇当先,直入敌阵。

  乱军虽众,却为韩世忠武勇所慑。

  双方大战多时,乱军不敌,只能撤退,官军却紧追不放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