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题_上京宫情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洗发时,用布包裹药丸一颗,放在糖水中,待药丸化开后用以洗发,一个月之后,头发就会变得乌黑润泽。

  古时湖南江渐一带在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因夏季天气干燥,洗物易干,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4、面汤——另一种意思哦

  不要想成煮面条后的汤……古语汤有“热水”的意思,这里指的是专门调制的“洗脸的热水”。古人会在热水里加上天然药材起到美貌护肤之类我们今天的都会吹嘘的功能,也能用来洗头。

  宋吴自牧《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又有浴堂门卖面汤者,有浮铺早卖汤药二陈汤,及调气降气并丸剂安养元气者。”《水浒传》第八回:“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只见天然就拿着面汤进来,叫:‘奶奶,面汤在这里。’赛儿脱了上盖衣服,洗了面,梳了头。”在《千金方》与《齐民要术》里有相关的调配方法。

  5、淘米水——简单合理又普遍

  不少地方大概都有这种说法,淘米水很适合用来洗白白哦。我的切身体验是淘米水清洁器具效果不错,天然中性无刺激,又含维生素,用来洗头自然没问题。古人还用它来洗脸,清洁又护肤。

  6、潘或稷——更加丰富

  比淘米水多了一道煮的工序,但不能简单理解成米汤哦。又称“潘”,或“稷”,包括用栗黍之类煮成的汁水。需要烧热的同时洗。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详细考察后我找到更深的内容。《礼记·玉藻》详细描写了贵族大夫的洗发雅情:“沐稷而靧梁,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以我浅薄的古文能力且作阐释:沐=洗发,靧=详洗面(简洗面称为盥),洗发以稷谷之类的潘汁,同时洗面以高梁之类的潘汁(或有并列通用之意)连胡须都一起清洗顺滑。剔垢时以比较坚硬的白理木制的梳子,待发干燥后再以象牙制的梳细细通理,避免伤发。洗沐完毕喝杯小酒,配以豆子之类的下酒小菜,乐工们升堂以琴瑟而歌。全程舒爽通泰,补气益神,此乐何极!

  7、豆花水——不是用来喝

  把做成水豆腐后的水用坛子装起来,那些水是做水豆腐的必备品,好象就是兑制好豆花后其余清澈微黄的液体。等第二次做水豆腐成功后,就有了更多的那种水,然后就把那些水煮热来洗头。它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碱份,能起到止痒的作用。

  8、茵樨香——古老不详原料

  “灵帝宫人以茵樨香煮汤沐发”(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