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陡生变故!_铁血抗战之抗日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具掷弹筒几乎同时开炮,三枚试射的炮弹直接掀翻了数名日军,几处火力点正在喷吐的火力为之一弱。

  掷弹筒是当时日军近距离战斗时最重要的重火力武器,威力介于山野炮和迫击炮之间,算是步兵的移动火力点。

  当时的日军太过依赖自己的专属炮兵,所以在中队级以下的部队里根本没有装备迫击炮这类简单实用的小炮,近程重火力主要以掷弹筒为主,那玩意儿对付机枪没问题,但若是和迫击炮比,威力就要小得多了。

  直到30年代初期,日本陆军大本营意识到轻型火炮对于一线部队的火力支援的巨大作用,才开始逐渐研发迫击炮,直到1935年之后才开始逐渐装备部队,包括那种未来共和国人们特别熟悉的“小钢炮”----97式90MM迫击炮,但那也得等到1937年后才进入日军作战序列。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日军,掷弹筒已经是中队级战斗部队威力最大的远程武器了。

  不过,在这种双方之间距离甚至不足百米的战斗当中,掷弹筒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好用了。这在日本人设计出的各类奇葩武器中算是获得国际认可并褒奖的一种兵器。

  所以,原东北军各部也有样学样,耍起了掷弹筒,吸收了东北军旧部的西北军29军自然也装备了不少这玩意儿。

  可现在,中国人有了,但日军却没有掷弹筒。

  炮兵没有装备这种武器,负责保护炮兵的那个步兵中队在特务营三连最初的冲锋当中死伤惨重,其中就包括被“重点照顾”的六具掷弹筒和掷弹筒兵。

  而已经组装好两门的高射机关炮加上轮子和护盾重达100多公斤,那可不是说想搬就能搬得走的,面对专门躲避机关炮射角“偷袭”的中方掷弹筒,日军这边只能集体干瞪眼。

  这结果无疑是悲催的,连续试射三发的掷弹筒终于找准了目标,又是六发榴弹射过去,有四发准确命中,刚才还嚣张无比的高射机关炮被炸成了麻花,几名射手更是炸成了五花肉。

  几组还在拼命组装机关炮的日军怪叫着躲进了战壕,不跑的才是傻蛋,很明显,下一刻中国人的炮就会对着他们。

  根本不等掷弹筒继续发言,“兄弟们,冲啊!”韩铁头猛然扬头,无比凄厉地怒吼起来。

  他心里很清楚,他现在不能顾惜伤亡,必须抢时间,抢在日军剩余的几门机关炮组装好之前冲进日军阵地,强行把战斗拖入白刃战。

  否则,这一百多号人很可能会全部死在这儿。

  好在,三连的战士们有一多半都装备着适合近战的武器。

  几十支冲锋枪在这样的距离上发起冲锋绝对是可怕的,甚至还要比重机枪更可怕,尤其是当这百把号人悍不畏死猛冲起来的时候。

  暂时没了高射机关炮助阵的日军竟然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