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方至朔方,鲜卑来_轮回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贤侄不远万里前来护送伯喈,实乃大孝!”与蔡邕极为要好的卢植上前说道,曹操、公孙瓒见状作揖退开。

  项敖见状亦是作揖见礼道:“老师体弱,此次前往朔方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敖即是老师弟子,定当尽些许孝心才是,不值一提!”

  “哈哈,好!好!好!”

  三年前,项敖在老道士的带领下,前往洛阳游学,有幸见识到蔡邕、卢植、孔融等当世大儒,也不知老道士是何身份,与众人皆是老友。不过相比大儒,项敖更欢喜的是相遇曹操及公孙瓒,志气相通,脾性相仿,互为知己。当然还有一位公孙瓒同窗,刘备。此人乃是汉室宗亲,虽是落魄,却也学识渊博,喜交好友。

  曹操虽是宦官之后,但每次与曹操相谈,项敖都能从曹操言语之间体会到曹操愿为大汉尽忠之情,更有效仿昔日冠军侯之志,愿为大汉开疆扩土,守护边疆。公孙瓒更是辽西望族名门,随时庶出,但是长相英俊,勇武不凡,才华更是出众。

  项敖聪慧伶俐,又尊师重道,极有礼节。当老道士领着项敖拜会蔡邕时,蔡邕见如此良玉,当下便贴下老脸,‘威胁’老道士,让项敖拜蔡邕为师。老道士带项敖拜会蔡邕,本就有此想法,见蔡邕如此,老道士当然假作不愿,推脱些许之后欣然同意下来。

  至于为何卢植会称呼项敖为贤侄,也是因为蔡邕收徒。拜师之后,项敖在洛阳的日子便极为丰富,时常陪同蔡邕拜访当朝诸多大儒,让项敖见识暴涨。当然项敖也是有幸见识诸多俊杰,比如颍川大族荀氏的少年英才,荀彧与荀攸叔侄,虽是叔侄,二人却是年龄相仿。

  虽然项敖从师蔡邕,司马徽与庞德公更是给足老道士面子,在襄阳、颍川一地为项敖传扬不少名声,但项敖仍是毫无根底的平民,相交尚可。

  “好了!”蔡邕见一众人打趣项敖,佯装怒气出言阻止道:“老夫弟子有如此好欺负?”

  “此次还得辛苦敖儿护送为师流放!”

  项敖闻言,赶紧作揖道:“老师严重,百善孝为先,能侍奉老师乃是项敖福气!”

  蔡邕闻言欣慰点头,也未再多说。

  “学生斗胆!”曹操思考良久上前说道:“老师,子干公,不知此次敖弟随师前往朔方之后多久赶回?敖弟天资聪慧,更是得诸多大儒、名仕教导,若能入朝,定是大汉栋梁!”

  “学生斗胆附言!”公孙瓒也战出身来。尽孝无过,只是二人在朝为官,见不得宦官弄权,外戚蒙皇,希望项敖能够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匡扶大汉。

  “汝等不必担忧,入朝为官,路径多样,何故如此在意形式!”卢植接过话来,淡定的抚着下巴胡须。蔡邕也是高深莫测的笑着,并未多说。

  二人闻言,心中虽不是太明白,却有些恍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