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250名俄共布党员,其他人都只是倾向于布尔什维克主义。

  可以说,苏维埃突厥斯坦人民委员会之所以能够为布尔什维克所掌握,并击败了穆斯林联盟组建的浩罕政府,正是因为俄罗斯人在中亚是少数民族,面对本地的穆斯林联盟,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都选择了和布尔什维克结盟,先清理掉了这些本地势力。

  m.vipkanshu.

  还处于半农半游牧的中亚各民族,自然是难以和拥有着工业城市、铁路的俄罗斯人进行对抗的,哪怕他们确实比塔什干的俄罗斯人要多的多,但也一样难以抵挡机枪和大炮的进攻。当然,虽然俄罗斯人消灭了作为政权形式的浩罕政府,但是却无法阻止那些穆斯林联合了乡下的农民和牧民,把他们封锁在了城市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左翼社会革命党和布尔什维克的分裂,又使得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国政府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和中亚地区的铁路线、堡垒线南下,从而缓和了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国政府所面临的危机,科波捷夫觉得人民委员会内部也许还要迎来一次分裂,毕竟连列宁同志都遭到了暗杀,谁也不能保证革命是否能够继续下去了。

  且中国人还带来了粮食、棉布和其他生活用品,从而极大的减缓了人民委员会和农民之间的紧张对立,之前为了能够让城市里的无产阶级生存下去,人民委员会对农村采取了征购政策,要求农民把棉花和粮食都交给政府,政府以后再对农民进行补偿,这自然不会被农民所接受。毕竟沙皇政府就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政府,而现在这个政府里依旧没有他们的代表,依然是一群俄罗斯人。

  但是在中国这边送来了棉布、农具、糖、烟、咖啡和茶等日用品之后,一直处于被封锁状态俄中亚农村终于活跃了起来。之前的中亚民族起义使得中亚的棉花就没有卖出去,之后又遇到了十月革命和内战,中亚农民这两年种植的棉花几乎都没有销售的渠道,自然也就得不到什么日用品了。

  现在大量中国商品的运来,自然让中亚农江浙湖汉北民们立刻把家中存放的棉花给清仓了,人民委员会的无偿征购令也刺激了农民。但是这种情景对于卡扎科夫这些委员们来说,却是感到不满的。一方面这种商品交换,使得他们的威信在当地大大的下降了;另一方面则是沙文主义的思想,让他们拒绝中国在中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认为这是在侵吞俄国的领土。

  科波捷夫虽然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比卡扎科夫这些地方出身的委员们要更有国际主义一些,因此在面对徐景魁的质疑,他很快就为突厥斯坦自治共和国的人民委员会辩护道:“我们并不是想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