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38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无可奈何,虽然他知道以李润石的才能不管怎么样都能冒出头来的,但是现在共和党的组织已经相当严密了,有些人也许阻碍不了有才能的人出头,但是他们可以在程序上加以拖延时间。李润石既不是辛亥起义时的参加者,又不是东北大学出身,也不是学校期间参加的党团积极分子,在党的组织部档案中显然是要靠后去的。

  吴川虽然可以破坏一些规则,但是整个组织虽然不会反抗他,却会把矛头指向破格提拔的人。所以他也不愿意破坏规则,那只会得不偿失,除非真的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口了。不过从现在共和党发展来看,这种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口,距离他们是越来越远了。

  这几个月他虽然大部分时间待在哈尔滨和安娜卿卿我我,但也没少到周边工厂、农场去视察。应该来说,这场欧洲战争给东北争取来的时间和机遇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四年之前,哈尔滨最好的机器制造业,也不过是在仿照和复制国外的机器。但是四年之后,哈尔滨的工具厂和机器制造厂,已经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并制造较为简单的机器了。这些机器不仅更加适合当地的气候,也适合于中国人的体型和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维修,而不是坏了一个零件,整部机器都要寄回原厂去维修。

  当然,这种技术能力不仅要归功于大量的俄国和德国、美国技术工人、工程师的引入,从1913年到1918年的海外技术工人培训计划,也大大的增强了中国工人对于这些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

  1913年到1914年培养了3960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1914-1918则增加到了31680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如果在加上国内自己培养的技术工人,至少在技工方面,东北已经可以摆脱对于外国技工的依赖了。不过随着美国流感的爆发和战争的结束,美国资本家中断了和革命委员会的合作,因为英法对于革命委员会的贸易合作,让美国资本家开始警惕替自己的对手培养熟练工人了。

  不过吴川现在并不担心这点,东北加上山东的7000所高初中,已经有了160万以上的在校生,只要在等上3年,东北的教育体系就能完成自我造血的任务了。虽然在小学儿童入学率和中等教育的入学率上,中国还一时难以同日本相比,但是在绝对值上,1918年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人口基数的不同,使得中国自以为的小小进步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一种飞跃。

  四年欧战积累下来的资本和制造业经验,再加上逐渐提高的工人文化水准和技术水平,吴川认为在三年以后大约就可以启动真正的五年工业计划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不管资本、原料来源、市场和充足的技术工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