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出替他们重新安排住所了。

  第二日下午,斯维尔德洛夫给吴川打了个电话,请他多购买两张前往远东的车票,他决定先和一位同志前往远东考察一番再说。

  吴川自然是松了口气,满口答应了下来。傍晚时朱和中再次来拜访了他,并确定他们三人和他一起回国。而金兹堡伯爵这边也终于疏通好了彼得堡的关系,让远东计划运作了起来。他指派了康斯坦丁和马丁诺夫跟随吴川前往远东,一是协助吴川执行远东计划;一是负责犹太人东迁。

  五月十一日,吴川、谢尔盖少校等60余人,终于坐上了前往远东的火车。当然他们分成了四队人,布尔什维克一队,康斯坦丁一队,德国人一队,剩下的才是吴川、谢尔盖少校一队。

  原本吴川以为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但他很快发现其实这趟旅程要比他想象的还是快了些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换了火车之后,列车就开始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着海参崴前进了。仅仅花了12天,吴川就看到了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两天之后他就抵达了中国境内的满洲里。

  一路上西伯利亚大草原和无边无际的森林给了吴川很是深刻的感受,而铁路沿途那一个个村镇更是让他明白了,这个时代这条铁路对于俄国意味着什么。

  在满洲里这座陆地贸易口岸城市,吴川建议修整一天再出发,这得到了谢尔盖上尉的支持。在火车上待了两周,都快让他无聊死了。虽然满洲里并不算大,但他觉得总比单调的森林莽原要来的有意思的多。

  而吴川则趁机分别同其他几队人碰了碰头,德国人最好打发,约定半个月后依旧在满洲里会面后,沃尔贝克少校就接下了任务,在满洲里附近寻找一处适合修建训练营的地方。也只有在这附近,他们才能尽可能安静的把武器运输进来。

  至于斯维尔德洛夫和他的同伴,则从此处开始联络中东铁路工人中的布尔什维克,准备组建远东的布尔什维克支部。至于康斯坦丁等人,他们都不需要吴川的命令,就已经决定沿着中东路考察下去,寻找适合工厂设置的区域。

  朱和中则和两位同伴表示,愿意同黑龙江及吉林的同盟会员联系上,好为革命聚拢些人手。吴川对于他们的想法不置可否,只是告诉他们,“我希望你们联络这些同志的时候,尽量不要暴露我们要在黑龙江起义的谋划,去年熊成基在此地被清廷谋害,就是被人出卖的结果。在没有甄别出他们究竟是真的革命者还只是口是心非的投机者,你们不可同他们提及关于起义的事。”

  朱和中顿时有些不解的问道:“如果我们不和他们提及革命之事,那么我们能够找他们谈什么呢?”

  吴川思考了一下说道:“收集日俄两国在东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