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春天似乎就已经到了。在冷眼旁观了一天,发觉政治协商会议中的代表并不是那么的支持革命委员会对日开战的行动后,早就对于革命委员会不肯召开议会感到不满的赵学成就跳了出来,对着代表们极力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不能让日俄战争中满洲被战火荼毒的场面再次上演。

  赵学成的演说还是吸引了不少政协代表和旧官僚、旧知识分子的拥护的,这些人大多也是立宪党人,原本就对革命不太热衷,只是一心想要召开议会,以确保地方行政权掌控在地方士绅手中。只不过今日关外的移民早就超过了关外的原住民,这些新来的移民对于政治不大感兴趣,只是热衷于土地和财富。

  m.vipkanshu.

  正因为这些移民所具有的普遍心态,所以当朝廷下令剿灭关外同盟会发起的起义时,并没有多少人起来响应同盟会,只是在一旁无所谓的旁观。等到吴川发起革命时,这些移民也同样在一旁看热闹,并没有响应朝廷的命令去平息乱党的起义。

  只有当革命委员会打着保卫国家利益的旗帜发起了对日战争之后,关外的移民方才渐渐倾向于革命委员会。不过在这个时候,原本接受革命委员会推翻满清统治的立宪党人,却开始打着保卫和平的旗号反对革命委员会同日本开战了。

  在赵学成看来,他们这些立宪派士绅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之前他们支持革命委员会,那是因为大家觉得满清差不多走到头了,支持一个确实拥有力量的革命委员会,也是为了自家今后着想。

  但是在革命委员会始终不召开议会,反而在政治协商会议中不断提高工农代表的份额,这就让立宪派士绅们极为不满了。自古以来,哪怕是满清王朝都是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什么时候轮到这些小老百姓来干预国家大事了,简直是不成体统。

  只不过革命委员会在军事上连连胜利,长春一仗甚至把清廷在关外的新军系统都给断送了。那么大家也只好捏着鼻子,在会议上给革命委员会的决定鼓掌叫好了。

  但是等到革命委员会和日本护路军发生冲突,且前线的战况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乐观的时候,原本心有不甘的立宪派士绅便立刻开始鼓噪了起来,开始以满洲百姓的利益为口号,公然宣传对日和平的主张了。

  在有意无意之间,留学过日本的赵学成就成为了这些立宪派士绅的领袖。而在几日的试探之后,和日俄领事有过沟通的赵学成等人,终于在28日上午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特别会议,讨论关于结束战争向日本寻求和平的可能。

  原本赵学成等人以为,革命委员会不会这么容易的允许召开这样的特别会议,他们还需要从舆论上施压个两、三天,才能迫使革命委员会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