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开平煤矿的英国人产生了脱身的念头。

  在周学熙和英国人的不断交涉下,英国人开出了270万英镑的价格。而周学熙讨价还价,减至了178万英镑,英方决定同意。

  记住网址kanshu.

  但是1911年10月北满、武昌爆发了革命,大清朝廷岌岌可危。滦州公司的股东们生怕再次出现当年被洋人夺走煤矿的悲剧,匆匆同意再议合并。

  于是,主客顿时易位。1911年11月,开平、滦州煤矿达成“合办条件协议十款”,同意合并成中英开滦矿务有限公司,股权对等平分,利润则由开平得六成,滦州得四成,管理权由英方把持。

  滦州煤矿以十倍面积只得四成利益,而且管理权尽入英人之手,其结果与周学熙的开办滦州煤矿初衷简直南辕北辙。周学熙对于开滦合并的结局当然是十分的不满,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吾拂虎须,冒万难,创办滦矿,几濒绝境,始意谓,将以滦收开,今仅成联合营业之局,非吾愿也。”

  但是在滦州煤矿股东的压迫下,周学熙根本无力阻止这一协定的通过。而他最大的靠山袁世凯,此时也不愿意和英国人进行对抗,反而建议他暂时放手以待来日。

  面对商业和官方上的劣势,周学熙只能放弃了和英国人继续对抗下去,但也拒绝出任合并后的总经理一职位。毕竟他看的很清楚,在英国人把持的管理权局面下,这一职务只能成为英国人的傀儡。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从徐世昌那里听闻了,袁世凯想要派人出关去接触一下北满革命委员会。周学熙立刻想起了,自家的启新洋灰厂和某人签订的合同,因为战争爆发的缘故,到现在只执行了一半。他想着还不如自己走这一趟,既能远离了开滦合并的是非,也能乘机把之前未履行的合同给解决了。

  虽然他现在已经清楚,这些洋灰的购买者实际上是北满的革命党,但是面对这样一单大合同,还有之后的办厂意向,他也就不在意对方的身份问题了。毕竟这大清国看着也不像还能坚持下去的样子,他也就没必要坏了自家的生意了。

  如果是在过去,像王占元这样的老丘八是没有资格在他面前如此随意的。再怎么着,他好歹也是簪缨门第,又是袁世凯的姻亲。

  只是如今毕竟已经是看得见的王朝末世了,过去令人生畏的官宦门第,终究还是比不上手中握着枪杆子的武人的。而在官场商场打滚了这么多年,周学熙自然也不会再摆出什么公子哥的架势来,如今就算是身为北洋领袖的袁世凯,对于这些过去的部下,也只能哄着骗着,绝不会再如过去小站练兵时,对着这些丘八呼来喝去的。

  毕竟过去北洋上下只认得袁大人,而今日北洋已经自有体统,这些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