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上溯到明代,也就是说南满的社会结构更类似于关内,地主和士绅的力量要比北满大的多。而他们存在的时间过于长久,因此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也超过了北满的地主士绅。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在甲午和日俄两次大战后,加上日俄铁路的建设,南满地区的地主士绅力量也大受打击,远不如关内的地主士绅阶层那么稳固。不过和关内地主士绅阶层不同的是,因为他们没法利用官府的力量去对抗日俄侵略势力及因为战争造成的大量胡子,因此私人武装力量要比关内强大的多。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些地主士绅在对待农民阶层的压迫上有反动的一面,但是在对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上又有着进步的一面,在用武力镇压那些和日本人勾结的地主士绅之外,我们不能试图用武力手段把南满的整个地主阶层消灭掉,那只会让这些地主士绅倒向我们的敌人。

  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一边迫使他们接受我们的统治,一边削弱他们对于民众的控制。而想要彻底消灭这一地主阶层,我们就得首先建立起自己的农村经济体系来。否则以武力消灭地主阶层却不改变农村经济基础的话,我们不过是在制造一批新的地主出来,最终还是会让党变质的。”

  负责党的宣传工作的委员宋云桐听了不由松了口气,作为一名老同盟会会员,虽然在共和党组建后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加入,不过本质上他和那些同盟会激进派分子不同,他加入共和党不是因为党的主张更具有革命性,而是他想要紧跟住吴川的步伐。

  就像同盟会对外看似是一个统一组织,但是内部却有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三大派别,会员们或跟随黄兴、宋教仁,或跟随孙中山,或跟随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互相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而因为这三大派别之间的争执,最终光复会宣布脱离同盟会,而宋教仁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以抗衡东京总会,并无什么会员出来反对。

  而一开始东三省同盟会会员也是泾渭分明的,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省同盟会支部几乎是各顾各进行省内的革命宣传,但是随着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吴川以庞大的资源和正确的革命组织获得了革命的领导权之后,三省同盟会支部就开始分崩瓦解,纷纷服从于革命委员会这一革命最高领导机构的命令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川已经取代了东三省原有的同盟会领导人物,成为了革命的唯一领袖。于是当吴川开始组建共和党,拆分革命委员会中的同盟会组织时,除了一部分孙中山和宋教仁的信徒外,其他人都选择了退出同盟会加入共和党。

  如梁廷栋等人是真的信仰了共和党的主张才选择的加入,至于更多的像宋云桐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