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和城镇需要修缮或重建,数十万向革命委员会投诚的土匪武装和地方割据武力需要进行妥善的安置…以上这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办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那就是发展生产力。

  想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就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基本建设当中去,我们需要大批的合格劳动力,我们需要全面而快速的提高民众的教育水平…而要做到以上这些,我们每个月的财政支出应当不会少于850万元,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支出,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支出,而是至少要维持五年以上,才能看到收获成果的。

  m.vipkanshu.

  而根据过去几年东北三省的税收记录来看,东三省的年财政收入大约为3000万元有余,也就是说仅仅够支持4个月的支出,剩下八个月大家就得喝西北风去了。因此,革命委员会未来几年都必须依靠举债度日,那么我们就需要,至少有一国的国际金融集团和我们绑在一起,我们的财政才不会突然崩溃。”

  虽然吴川的解释压制住了大多数委员的不满,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那么为什么是德国人?德国现在和英国、法国不是对立的很吗?我们找一个德国人担任金融顾问,难道不会遭到英国和法国的抗议吗?为什么不能找美国人,美国人对我们也很友善,也和我们有着大量的合作项目啊。”

  吴川不假思索的回道:“第一、美国的投资大都没有落实,就目前的债务而言德国人才是我们的大债主。德国人要是抽回对于我们的投资,美国人肯定是不肯出钱填这个资金缺口的,到时我们的财政就会崩溃。而相反的话,德国人是不敢让我们现在崩溃的,因为我们欠了他们20几亿马克,要是我们崩溃了他们就什么都捞不回去了。

  第二公海舰队虽然强大,但是英国皇家舰队更强大。而太平洋虽然辽阔,日本人是不可能为我们挡住美国人的舰队的。所以,我们请一位德国人担任金融顾问,并不会让德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但要是请一位美国人来担任金融顾问,也许我们今后就真要成为美国资本的奴隶了…”

  在东北三省逐步从战时体制向建设时期平稳过渡的时候,关内却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了起来。袁世凯虽然接任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一职,登上了个人功业的顶点,但是很快他就发觉自己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当上大总统之前了。

  令袁世凯感到头疼的问题可不止一个,首先他面临的问题就是联邦自治和中央集权之争,就像他之前在北京看着各省军政府造南京临时政府的反,觉得这些民党可真是个笑话。现在他觉得这个笑话真的不好笑,因为各省军政府在他上台之后也同样反对他搞中央集权。

  袁世凯这才回味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