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续相比,消灭一些不明事理的各国顽固分子,实乃是小事。

  记住网址kanshu.

  但是,哈尔滨的变化正告诉川上俊彦,中华文明并没有死去,仅仅在看着将要熄灭的火堆中放上了一两根干柴,中国人就又开始显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活力。

  当今世界真正可以称得上城市经营典范的,也就是伦敦、巴黎、柏林三座城市。伦敦代表着权力和傲慢,巴黎则代表着历史和时尚,柏林则是一座未来之城。其他各国的城市规划,几乎都是对这三座城市或多或少的模仿。

  但是在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中国人正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欧洲人的城市经营理念。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分散的功能性城区,运动场所和公园的结合等,正把原先哈尔滨城市规划对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模仿,转化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

  当然,光有理念没有建设实力也是不行的。但是凭借着一颗不知恐惧的豪胆,中国人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对于这座城市的全面改造。

  在过去,俄国人为哈尔滨规划的城市主干道,最宽的也就是28米,大多数都在11米宽左右,和9米宽道路为主要街道的东京相比,已经算是相当阔气了。

  但是中国人虽然沿用了俄国人给城市道路制定的三级区分,不过却提高了三级道路的标准。城市主干道设定为36米宽,次干道12-24米宽,支路则为7-9米宽。最离谱的还是,中国人正将城市主干道完全铺装化,对次干道也采取了部分铺装化,并且要完全消灭城内的土路面。

  这种想法即便是在欧洲也是相当离谱的,就算是莫斯科也没能完成主干道的硬铺装化,一下雨也还是满街的泥泞。而在这之前整个哈尔滨用碎砖铺设的路面已经是最高级的了,不过全市也只有6条而已。

  不过这种质疑的声音,随着第一条混凝土路面完成以后,就开始慢慢消失了。虽然这种路面确实花钱,但是雨天走在上面也确实舒服,而坐在马车上时也感觉更为平稳了。再说了,这出大头的是革命委员会,得到实惠的却是城里居住的所有人,因此大家也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只是在哈尔滨城市居民开始对身边的城市建设习以为常的时候,川上俊彦却已经开始坐不住了。作为旁观者的日本人,一开始认为这样规模的城市建设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这样的投入很难收回成本;而且他们觉得中国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把图纸上的规划变为现实,因为中国太缺乏建筑师和工程师了。

  但是川上俊彦很快就发觉自己和许多人一样判断错误了,中国人改变了建筑工人的作业方式,将之变为一个个专业班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技能要求。而对于包工把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