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0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对于航运利益的增加,也不会少于750万元。

  因此,这显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导淮局督办的名头,自然也就比华而不实的水利总长,更得张謇看重了。只是,作为江苏士绅和实业界的领袖,张謇固然可以带领江苏士绅抵抗南京或北京国民政府对于地方事务的插手,可苏北的士绅民众也对他这个苏南士绅领袖提防的很。

  记住网址kanshu.

  因此即便他好不容易同美国公使达成了协议,向美国红十字会借款2000万美元兴修淮河,可是苏北的士绅们还是硬生生的把这件事给搅黄了。虽然欧洲爆发和美国政府插手借款协议太过深入,使得芮恩施公使认为这有可能损坏中国民众对于美国政府的印象,让他对于该项工程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该项目不了了之。

  但是在张謇看来,苏北士绅太过顾及自己的利益,对于该工程的不断阻扰,才是让美国人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毕竟美国人正数亿数亿的向欧洲贷款,又怎么会拿不出2000万美元呢?

  想到这里张謇就感到惋惜不已,不过现在更让他感到不舒服的,还是革命委员会。自从革命委员会打着清算辫子军的名义进入鲁南、苏北之后,不管是陇海路的修建工程还是导淮工程都落入了革命委员会的手里,他这个两淮盐政使和导淮局督办已经管不到苏北的事务了。

  张謇对此也是感到非常的不满,虽说去岁革命委员会击退了日本人,从而给国民大涨了志气,因此他也并不反对革命委员会就势入住北京,反正在袁世凯亲近那些满清遗老之后,作为立宪派领袖之一的张謇就远离了北京。

  在张謇看来,袁世凯这就是在玩火,不管他是想要复辟大清还是想要自己坐上那个位置,都是要和立宪派决裂的结局。因为不管谁上台当皇帝,清算革命党和立宪派都是避免不了的,不清算则无以彰显皇权之神圣。

  如果不是革命委员会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震慑住了那些试图复辟的遗老和袁世凯的野心,中华民国估计撑不到五年。因此就维护共和体制的这一点出发,张謇也是不能不支持革命委员会的。

  只是革命委员会在山东实施的土地改革运动,就让张謇很难受了。在他看来,革命委员会简直就是瞎胡闹,学李自成、洪秀全这些贼头打击缙绅,破坏社会秩序,岂是治理国家的道理。因此原本在战后对革命委员会颇为赞赏的张謇,对于革命委员会的态度又冷淡了下去。

  虽然他还在同革命委员会投资的工厂做生意,但也仅限于谈生意。在政治上,他一点也不想亲近革命委员会了,毕竟张家现在就是南通、海门一带最大的地主,他可不想自己半生的积累都落入到革命委员会的口袋之中去。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