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0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先恢复东方和南方的国家秩序。不知各位怎么看?”

  m.vipkanshu.

  国际纵队虽然和苏维埃红军一般,建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军队的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和苏维埃红军不同的是,国际纵队内部的政委体系要比红军严密且富有活力。

  虽然各级苏维埃及军中都组建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但现在各军队中的军事委员,更类似于人民委员会在军中的代表,而不是一个专门的政治机关。

  本次德国军队的进攻让人民委员会意识到,军事委员和士兵委员会虽然可以夺取旧沙俄军队的控制权,但是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和组织度却并没有什么帮助。托洛茨基试图依赖前沙俄军官恢复俄军的建制和战斗能力,不过列宁、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等人则认为应当在军队中建立专门的政治机关。

  对于不少人民委员来说,在军中设立政委的目的,就是监督和检查红军指挥官的行为,让他们不折不扣的执行人民委员会的命令。至于在军中进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宣传,提高士兵的政治觉悟什么的,他们暂时还没有考虑过。

  从这次德军的进攻过程来看,红军最大的江浙湖汉北问题就是不肯服从人民委员会下达的命令,他们不是对于人民委员会的命令不屑一顾我行我素,要么就是对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有选择的实施,从而让人民委员会完全搞不清楚前线军队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服从了自己的命令的。

  虽然捷尔任斯基一直试图把国民革命军中的政委体系移植到苏俄红军身上,但是两国之间的国情差异,使得他的设想还是破产了。首先就是俄国的军官养成教育早在帝俄时代就已经相当全面了,可以说俄国是一个拥有军事贵族传统的国家,军中挑战军官指挥权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军官的冒犯。

  但是中国不同,满清就不存在什么军事贵族,而儒家的传统又使得将领的指挥权常常为皇权或文官们所干涉,再加上国民革命军本身就是一支新组建的革命军队,军中对于多了一个干涉军官指挥的政委,思想上并没有多少抵触。

  这也就使得,国民革命军中实施全面的政治委员制度时,军官们并没有抱有什么不满情绪。但是在沙俄军队中推动政委委员制度时,却遭到了许多军官们的反对。直到布列斯特和约签订之后,在列宁的提议下,托洛茨基方才开始在新建部队中推动政治委员制度。

  担任国际纵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的任辅臣,对于斯大林不加掩饰的提问也是楞了好久,方才反应过来说道:“我们既然是来支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自然是哪有敌人我们就去哪。

  只要是人民委员会的命令,我们一定会遵照执行,不过还请您在下达命令之前慎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