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六、闹剧一场:复辟余闻笑话多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7月1日到12日,就十二天时间,由张勋自导自演的这场复辟闹剧宣告结束。

  复辟是结束了,但当事人的事情还没有完,譬如宣统皇帝溥仪,该如何处置?优待条件是不是取消?这些问题还得由新的权力掌握者来决定。

  在北洋系大佬们的眼中,由于溥仪在这次复辟中是被迫复位的,因此也不想追究,最终由太保世续发一个内务府声明,说本次事件是“张勋盘踞,冲人莫可奈何”的结果,由此轻轻的抹去了责任。

  据说,溥仪原本是要再发一次退位诏的,但被徐世昌制止了,他将原先的退位诏改成了内务府声明,这就表示溥仪和这次复辟是毫无关系的,而这种说法也得到了总统冯国璋和总理段祺瑞的认可。由此,溥仪可以继续在皇宫中做他的关门皇帝,清室优待条件也得以继续保留,一切都恢复了原状。

  唯独彻底出局的,是那个大辫子张大帅和他的辫子军。随同张勋进京的辫子兵全部烟消云散且不去说他,在徐州留守的辫子军倒得以保留(只是辫子须全部剪去),原张勋的部将张文生、白宝山仍旧照常供职,改由安徽督军倪嗣冲节制。

  至于那些参与复辟的遗老们,大部分都提前逃走了,只有几个倒霉蛋被讨逆军捉住。最先逃走的夫子康有为,他老人家从戊戌变法失败后便东躲西藏,逃跑的经验最足,因此,这次他仍旧化装成老农,逃之夭夭。

  据说,康有为开始并不想逃跑,而是想去法源寺剃度出家,结果被同乡梁鼎芬识破并大骂道:“你早不剃发,晚不剃发,偏偏在这辰光出家,这不明摆着是想脱逃吗?”康有为说:“胡说,你几曾看见我逃跑?”梁鼎芬大笑道:“戊戌之役,你若不逃,岂能活到今天?你这次来,既然想做复辟功臣,就不要怕死,怕死就别来。成则居功,败则惜命,有你这样的圣人么?从今天起,我不承认你是广东人了。”

  说归说,帝师陈宝琛、梁鼎芬他们几个人是因为溥仪的关系,最后才没有被追究。康夫子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复辟诏书上谕可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不逃又能如何?

  说来有趣,起草讨逆军的文告不是旁人,正是康夫子的高足梁启超。师徒俩当年因为戊戌变法失败而亡命天涯,没想到二十年后却分道扬镳,怪不得康夫子当时黯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今天总算知道‘回也非助我者也’是什么意思了!”(“回也非助我者也”出自,原文是“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不说”,意思是“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康夫子是截取前一句的意思)

  在复辟期间,康有为和张勋这“文武两圣人”还闹了不少笑话。在讨逆战开始后,冯国璋和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