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买海鲜_人在四合院诸天签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点海货,晚上回家吃!”

  何雨柱故意说道。

  “去津门,太好了!我也跟你去!”

  秦京茹一把就把车门拉开上了车。

  何雨柱有些傻眼,他根本没想着去津门,这特么秦京茹还当真了,得嘞,反正一直没去过津门,现在过去看看也不错,万一借此机会能把秦京茹拿下呢?!

  何雨柱怀着邪恶的念头,还是答应带着秦京茹去津门。

  京城距离津门一百多公里,何雨柱开车飞速,这时候也没有查超速的,另外路上的车也少,可以让何雨柱尽情地开。

  不到两小时,何雨柱开着吉普车已经到了津门,带着秦京茹走进一家海货店,发现有冷冻的黄花鱼。

  这时候的黄花鱼,在津门有特殊的称呼。人们都叫河口花。特指渤海湾靠近北塘口那块儿盛产的黄花鱼。

  这里的鱼非常有名,清末津门名士周楚良写的《津门竹枝词》中这样写道:“贡府头纲重价留,大沽三月置星邮,白花不似黄花好,鳃下分明莫误求”。

  没错,这里的黄花鱼在以前是贡鱼,事实上,明清以来,河口花鱼就早被列为贡品。据说乾隆皇帝也曾站在津门大沽河口,看到黄花鱼出水,渔民网获,发出过“黄花逐浪白如雪,银丝千斤不值钱”这样的感叹。

  戴愚庵在《沽水旧闻》篇六《乾隆吃面鱼》中写到乾隆驻跸大沽造船所,避雨渔家,“渔父乃具馔。有面鱼一品,为上生平不识之味,大加称许。翌日天晴,上脱内衬龙袍劳之”。

  面鱼之后便是棘头,也是上市时间极短,只一两周。“这两种鱼加一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没,挺有意思的。”

  “售货员,这黄花鱼多少钱一斤?!”

  何雨柱问道。

  售货员说:“黄花鱼两元一斤!”

  何雨柱没觉得贵,秦京茹忍不住说道:“这也太贵了!两块钱都够我们家一个星期的口粮了!”

  售货员本来看他们是开车来的,还以为是大客户,一脸热情,没想到秦京茹会这样说,顿时脸色沉下来:“买不起别买!”

  “诶,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秦京茹更不愿意了!

  “好啦,不要和他计较这些,没必要!咱们去别家买就是!”

  何雨柱劝阻一句,他没有拿钱去打售货员的脸,这完全没必要,那样做反倒是给售货员增加奖金了。

  至于通过多买,把经理引出来,让经理开除售货员,像也别想,这不是几十年后,那时候,这一招或许有用。

  现在售货员可是铁饭碗,别说售货员只是瞧不起人,就是态度在恶劣,经理也没去那里开除他!

  正因为这样的制度,售货员等职位的人才会自觉高人一等。以至于到最后竞争不过私营企业,自己把自己玩下岗了!

  好吧,扯远了!

  何雨柱拉着秦京茹离开了海货店,开车来到几公里外的另一家海货店,这家店里的黄花鱼照样是两元一斤。

  不过这里的售货员态度不错,秦京茹觉得价格太贵,也没讽刺什么的,反而告诉他们,想要买便宜海货,不如去葛沽看看,那里有海鲜市场,海货最便宜了。

  何雨柱盘算下时间还来得及赶回京城,开车带着秦京茹又去了葛沽。

  。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