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伐齐之后,不去攻打齐国,反而一战灭亡越国,这也是因为看清了未来的大势。

  就在不久前,赵国在天下伐秦时而不往,天下伐齐而不去,天下伐楚而不来,反而先修内政,再服北胡,后灭中山,现在又联合各国先攻秦国,再伐齐国,其何尝不是在顺应未来的大势呢。”

  说着,黄歇叹道:“天下归一,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大势面前,天下所有的国家,全都是非成即亡,不胜即死,别无他路。

  而在亡国的危机面前,所有的国家都需要集中一切的力量,即便不能灭亡他国,那也要保住自己。

  而要想集中国中所有的力量,那各国之前秉承周室的广建诸侯,分封大夫之策便已经不再合时宜。因为建诸侯,分大夫,不仅不能将国家的所有的力量全都集中起来,反而还会分散现在已有的力量。

  就好比周室,自从百年前周室最后一次进行分封后,现在周天子手中,已经没有一个百姓,没有一寸土地,彻底将自己分完了。

  而魏国,魏文侯启用李悝变法,设郡县,尽地力之教,访诸贤,天下士大夫多有归之。而后,魏文侯又启用吴起改革军事,立武卒,赐职位,奖田宅,赏仆役,如此国中百姓也归之如流水。

  如此,魏国郡县立,地力尽,国家的财力物力就全都集中起来,而士大夫归之,百姓乐之,国家的智力人力就集中起来了。

  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全部集中在一起,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这就是昔日魏国强盛的根源。”

  说到这,黄歇拱手道:“而大王担忧也正是在此,如今国中贵族之多,即便拿出所有的职位来都不能满足一半贵族的需求,而贵族为了职位无所不用其极,相互勾连,垄断了所有的功劳与职位,如此,天下贤士不至,国中百姓不悦,这就是我楚国失之智力与人力。

  而地方上,各地封君占据了大量肥沃富庶的地方,并享有封地中的所有军政财刑大权,不仅自成一国,甚至稍不如意就举兵反叛。如此,我楚国就失之财力、物力。

  四力皆失,这就是我楚国的国土范围,从河水北侧退到淮水的根源。

  虽然期间我楚国也屡出明君贤君,但国家也不能一挽颓势,就如昭王惠王,不过勉强自保而已。而一旦出现平庸之君,如声王悼王,则丧三军,失地千里矣。

  然悼王之所以能让楚军饮马河水,此非悼王之力,乃吴起变法集权之功也。”

  此时,黄歇感叹道:“幸赖大王神明,东灭越国,西取巴充,如今我楚国后患已除。但是,国之四力不集,面对天下越发激烈的战事,一旦国家出现平庸之君,我楚国终究免不了衰弱啊。

  所以,臣以为这就是大王之所以哀叹的内因,也是大王先后两次变法的根源。变法,非为强国,亦为图存。”

  “啊哈哈哈~~~”熊槐仰天长笑。

  现在他对黄歇越加满意,越加喜爱。

  通过自己的见闻,能看到变法强国的好处的,那只是常人,身为贵族一份子,能大声说出变法利国的,那就是忠臣义士,而能看到变法图存的,这才真正的贤者。

  想到这,熊槐顿时高喊道::“好,好,好一个非为强国,亦为图存,只此八字,当浮一大白。”

  说罢,熊槐立即向殿外大喊道:“来人,赐黄卿酒。”

  “唯。”

  很快,一个士卒便捧着酒壶酒杯进来。

  “谢大王赐!”黄歇略带激动的拱手一礼,然后拿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酒毕,黄歇再次平静下来。

  此时,熊槐挥手驱退士卒后,又满脸喜悦期待的看着黄歇问道:“你刚刚说这是寡人哀叹的内因,难道寡人还有哀叹的外因吗?”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