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若是太子插手各县县丞县尉任免,只要职位在六百石以下者,皆听之。

  但是,六百石以上的大县小郡的县丞县尉还有郡丞郡尉,仍上报寡人决断。”

  “唯。”

  随着太子横获得低级官员的任免权,随着众多贵族子弟投奔太子横,太子横在寿郢的声势日渐高涨,直逼左徒屈原以及令尹昭雎。

  齐国临淄。

  齐王地接见完楚国使者后,不禁哈哈笑道:“嘻~~楚王果然已经老了,仅仅只是一场失败,就乱到当场离朝。而楚太子不思为父出气,却直接派人来向寡人求和,不过也是个无胆之辈,有这样的楚王父子在,楚国无忧矣!

  不久后,只等楚王驾崩,楚国内乱,寡人便可挥师南下,直取寿春,然后立公子子鼠为王,尽取楚国淮北之地。”

  说着,齐王地一面吩咐派出使者去楚国归还不久前齐军攻取的淮北两百里地,一面又吩咐人严密监视在稷下学宫求学的楚国公子子鼠。

  不久后,苏代来。

  苏代以楚国屈服一事,大肆赞扬了齐王地一番,然后拱手道:“大王,齐国已取宋国,又迫使魏国彻底臣服,现在又威服强楚。而且,齐国之前还曾强攻秦国,迫使秦国屈服,也曾迫使燕国屈服,而现在的赵王又是大王的半子,为大王马首是瞻。

  纵观天下,历数五百年来,从来没有哪位君王能建立大王这样的功业。”

  说着,苏代一脸崇拜以及荣幸的道:“大王,臣以为现在君王这样的称呼已经无法匹配大王的功业了。

  臣以为大王当称帝,以彰显自己的功业。”

  齐王地闻言,心中一动。

  各国楚国使者来求和时,他就有些迷茫,秦国被打服了,楚国也被打服了,三晋早就服了,燕国更是心服口服。

  值此此时,他颇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放眼望去无敌手的寂寞之感。

  但,苏代的话立即让他有了新的追求。

  想着,齐王地迟疑了一下:“贤卿,这不妥吧,贸然称帝,必定会遭到各国反对,而寡人也会遭到各国围攻的!”

  苏代一听,知道齐王地已经心动,于是,他继续鼓动道:“大王勿忧,如今相国周最已经在魏国担任魏相,有魏相在,魏国必定支持大王。

  韩国新败,元气大伤,又有秦国虎视眈眈,韩国为了获得大王的支持,必定会同意大王的。

  至于赵国,赵王与公主新婚,齐赵两国正如胶似漆,赵王就算心中反对,但也不会开口的。况且,只要魏韩两国支持,赵国就没有反对的实力。

  而燕国,燕王心气已失,连张魁之死的事情,都不敢向大王质问,反而还派太子来为质,并且之前灭宋的时候,燕王还主动派两万大军支援,这样的燕王,又能做些什么呢,又有什么顾虑呢!

  至于楚国,现在内乱方兴未艾,一场内乱就在眼前,所以楚太子才能忍下父辱,派人前来求和。

  至于秦国,秦国不仅新败,而且秦国距离齐国还隔着魏韩两个国家呢!

  所以,臣以为若是大王在此时称帝,天下各国应该不会有反对的声音,只要无人敢直接反对。”

  “这···”齐王地脸上的意动之色更加浓郁了。

  此时,苏代再次劝道:“若是大王还有迟疑,大王可以试一试各国态度,成,则大王称帝,不成,大王不称便可?”

  齐王地一听,立即问道:“怎么试?”

  “请大王暂缓称帝,然后出兵二周,去洛邑,问周天子九鼎之轻重,并移九鼎于齐。

  若是各国不反对大王获取九鼎,那大王就称帝,若是有不开眼的开口反对,那大王就出兵教训他。

  等到天下各国皆服,那大王称帝就顺理成章,无人敢反对了。”

  齐王地一听,当即应道:“善!”

  于是,齐王地当即下诏,让新任相国祝弗,率十万大军,并征召魏国五万大军,一同出兵洛邑,欲问鼎之轻重。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