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臣继续再议便是,贤卿何必请罪。”

  “谢大王!”唐昧闻言,再次行了一礼,然后才直起身体。

  此时,熊槐见唐昧起身后,见他头上汗水直冒,脸上也残留许多惊恐之色,不由摇了摇头。

  从刚刚唐昧的言语中,唐昧已经有意在江东进行变革,并且已经是准备许久的了。

  对此,熊槐身为楚王,自然是希望变革的重臣越多越好,变革的力量越大越好,变革的地方越广越好,如此,才能在将来变法之色,遇到的阻力越小,推动变法的力量越大。

  所以,他这个楚王自然要予以唐昧支持并鼓励,尤其是江东现在这个状况,更是变法的良机。

  想着,熊槐笑了笑道:“贤卿,虽然秦国哪套在楚国行不通,但是寡人认为贤卿关于给普通百姓设置爵位的想法,还是可行的,只是不能只依靠军功才能提升爵位。

  毕竟,我楚国地七千余里,人口超过千万,制定政策不能只考虑江东这两千里地,以及这里的区区的两百余万百姓,还需考虑其他五千里地上数百万百姓。”

  唐昧闻言,心中顿时一喜,楚王对他的期许,已经溢于言表。

  当年他参与屈原的变法,遭遇挫折后,不得不外出避难,没多久屈原也被贬到了襄阳。

  十年过去,他已经因功升任司马一职,而屈原也随后因功重任左徒。

  就在他镇守越地的期间,郢都惊变,在屈原的推动下,楚国先是进行了一场浩大的推举考核,随后汉北设立三郡。而这新设的三个郡,明显就是以屈原马首是瞻的。

  这让唐昧仿佛看到,屈原时隔十几年后,再一次在楚国掀起了一股变革浪潮,这也让唐昧再次看到了希望。

  唐昧的希望,从来都不是成为昭阳那种名显一时,以战功荣升令尹,却最终碌碌无为,在治理国家上没有半点做为。他的目标,是成为管仲那种,兴利除弊,改良政治,名传千古的名相。

  只是因为之前的失败,举国沸腾,为了保全家族,让他收起了抱负,安安稳稳的走军功升职之路。但这条路,司马或者柱国已经他的终点了。如今的楚国,自吴起之后,已经快两百年没有出现非公族令尹了。

  可是,刚刚楚王的话,却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所谓要顾全楚国七千里地,千万百姓,这不是再说将来谁做楚国的令尹吗?

  诚然屈原在汉北的地方是比他唐昧先走了一步,但是汉北之地乃是楚国故土,即便是被秦韩两国肆虐了一次,其势力依旧盘根错节,很难开始下一步。

  尤其是汉北三郡还要肩负抵御秦韩魏等国的重任,不能有太大的动乱。

  所以,唐昧曾预料,最起码两三年内,屈原依旧难以在汉北展开全面变法。

  但是,江东则不然,江东新附,原本的越国势力被摧毁了一大半,而楚王在战后分封的时候,没有将任何的封地封到江东来,所以楚国的贵族势力,也没有伸到江东来。

  如此,江东就是一个最好的变法基地。

  若是他唐昧在江东的变法已经完成,而屈原在汉北的变法才刚刚展开,如此,当楚王要将变法推广到整个楚国时,那时的令尹人选···

  即便是楚王更加亲近屈原,即便屈原是公族之人,但在大势面前,变法主持者,也非他唐昧莫属。

  这一刻,他真正的看到了希望。

  只要昭景两大公族不全力支持屈原变法,那么现在的屈原根本就竞争不过他。

  或许,千百年后,世人说起楚国的名相,他唐昧才是主流,而屈原却只是陪衬。

  想着,唐昧立即拱手表忠道:“大王,臣明白了。对臣而言,只需要有大王的支持,其他的种种,都算不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