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三章 信者无敌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经由阮大铖的笔列在纸上,看的裴光袍一愣一愣的。

  阮大铖则心中悲愤:这魏太监如此做,简直就是里通外国!卖国奸贼!还武力介入和地方官府的纠纷?这…简直是…

  阮大铖无言以对。

  裴光袍有些激动和颤抖的提笔在纸上写了两个汉字——“当真”

  阮大铖目光复杂的看着魏公公,公公轻笑一声,径直上前提笔疾书四字——“信者无敌”!

  公公书法承大家董其昌,四字写下,笔下生辉啊。

  裴光袍反应也是迅速,这回不用提笔写字了,直接跪在了魏公公面前。

  公公哈哈一笑,扶他起来,让阮大铖继续书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好心。

  公公可以让你裴光袍笑容满面,兴奋异常,你裴光袍同样也得让公公心满意足才行。

  这就是个条件了。

  见了对方在纸上写下的汉字,裴光袍有些困惑,忙写道不知大明提督内臣魏希望他带什么货到大明来。

  答案是大米。

  大米二字是公公自己写的。

  大米?

  裴光袍愣在那里,不是因为他拿不出大米,而是在安南,大米是十分便宜的货物。安南国内但凡与明朝做交易的,要么以金银交易,要么就以香料和安南一些名贵特产交易,却从来没有拿大米做交易的。

  这位提督内臣却希望他裴光袍以安南所产稻米与特区交易,这让裴光袍真是百撕不得其姐。

  大米这东西真是便宜,太便宜了啊。

  公公将对方神情看在眼里,他知道自家要对方拿大米来交易,肯定是吃亏的。因为占城稻在东南亚的产量极高,以致东南亚诸国米价极其便宜,而海贸重在取利,且是大利,千里迢迢还冒着海上风险把个大米往外拉,能有多少赚头?故而海商们没人做这稻米生意。

  然,公公却知道,当下之大明,最缺的不是金银,就是粮食!

  眼下小冰河才开始,恶劣天气对粮食的减产造成的影响还只是小范围、局部,尚未酿成日后席卷中国的天灾人乱。

  可若此时不准备,将来再准备,就迟了!

  粮食这东西,不是说买就能买来,单是运输、囤积就要耗尽年月。

  更况,将来大明所需的粮食乃是天文数字,非安南一国之力可提供。

  因而,应对将来的天灾粮荒,必须现在就着手准备。

  大力购进安南稻米同时,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地建库囤粮,甚至还要在明朝搞“土地流转”,减少经济型作物,以种种手段应对未来,使天灾人祸能够消弥,不使国力耗于内乱。

  至于提前十年就准备粮食,是不是早了,会不会浪费,这个,公公压根不考虑。

  粮食,不比其它东西,霉了的粮食也总比米糠、观音土好吧。

  再说,粮食也可以进行加工再利用。

  在国内自力更生尚不能进行时,对外引进粮食就十分重要了。东南亚稻米产量极高,历来中国内乱,粮食减产,千里饥荒,百里无人,百姓饿的易子相食的场景,永远不会出现在东南亚诸国。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高产占产稻,可是一件利器。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