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太后之四_千山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帝都还有爵位还有皇子,可谁都没料到谢太后上位后这般不留情面,将她娘家的爵位一捋到底,她娘家兄弟也是白发苍苍的模样了,因今赵氏爵低,子弟们职位也平平,整个赵氏家族都有些日薄西山之态。

  赵太皇皇贵太妃两眼酸涩,内心酸楚,却也无计可施。

  如今,早已不是她的年代了。

  老一拨儿的藩王们去了,新一拨儿的藩王们得在帝都为父亲守孝,倒是太妃太嫔的,心下都寻思着,她们这个到时不知能不能与孩子们一道就藩呢。

  眼下还说不到那会儿去,整个朝廷都在守着先帝的国孝。还有朝中要给先帝议帝号之事,先帝在位时间虽短,但文治武功上都有建树,就是太宗皇帝时的江南之战,也是先帝带兵平定的。先帝在位时,与民休养生息,颇多仁政之策。且为人性情宽厚,体恤百姓,最后定谥号为仁宗,史称东穆仁宗皇帝。

  同时,穆梵也给嫡母上了尊号,文烈,二字。

  文烈二字,都是极好的尊号,经天纬地曰文,光有大功曰烈。礼部本不同意用此二字,言说太过,还是穆梵一意坚持,礼部韦尚书很有些不满,但也不好就太后尊号一事反驳新君,只得捏鼻子认了,私下与新君说,恐将来无可封者。

  尊号这样好,将来谥号怎么办?

  这要不是韦尚书曾做穆梵老师,就这话,穆梵便得跟他翻脸,就这样,穆梵也是板了脸道,“母后之功,朕明白,先帝也明白。”

  韦尚书这才不说什么。

  从此之后,大家既可称太后为谢太后,也可以称她为文烈太后。

  这些事忙完了,穆梵正式接手国事,当下面对的就是谢柏致仕空出的工部尚书的缺,由谁接任呢?

  穆梵去请教谢太后,谢太后并不干涉穆梵要选谁做工部尚书,她道,“六部之位,皆是朝中重臣方可担得,你看谁稳当就让谁来便可。但这个人选,一定要让诸人心服口服才行。”

  “母后,何谓心服口服?”

  谢太后与他道,“当年你父皇初登基,苏相紧跟着便过逝了。内阁之中,有严尚书,秦尚书,唐尚书等人,当时,严尚书已是七十出头的人了,论资历,他最老。但他身体不大好。论与你父皇的君臣情分,则以秦唐二人占优。后来,你父皇思量再三,还是点严尚书为相,你知道为什么?”

  “父皇这是按资历来的吧?”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秦唐二人都是在你父皇于潜邸时就有交情了,满朝皆知他二人早便与你父皇亲近。而严尚书不同,严尚书在朝一直是中立的,在悼太子未废之前,严尚书并未表现出过对你父皇的偏向来。这里又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其实,但皇帝,首先要明白,满朝文武都是你的人,看人,不能只看亲不亲近,也要看这人的品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