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八章 代价_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备就去,就在洛阳要论礼辩政,这也是曹孟德最后的挣扎。

  他知道刘封已经将他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但是他不想就这般的妥协。

  此时的曹孟德心中不仅仅有大汉,他有的还有很多很多。

  管宁到达洛阳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没有乘坐刘备为他准备的车架,就带着学生们这么一路走了过去。

  建安七年十月末,天下名士汇聚于洛阳城中。

  这一刻的洛阳城变得无比的热闹,而这一次大家都知道,是要论德治天下与否。

  现在正式的论礼还没有开始,但是刘协已经端坐于大殿之上,脸上的兴奋几乎控制不住。

  他知道这是临时搭建的一座大殿,也知道这其实是曹孟德和刘封之间的博弈,他不过就是一个被架在了这里的皇帝罢了。

  但是他仍然十分的兴奋。

  “早晚有一日,朕也要让这天下名士真的臣服于朕!”

  虽然正式的论礼还没有开始,但是现在这大殿之上众人的火气却是已经全都拱了起来,毕竟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之间总是会有些许言辞不妥之处。

  这事儿也算是正常了。

  比如现在,郑玄学生,名士郗虑正在和与他十分看不对眼的天下另一位名士孔融对骂。

  “郗虑身为郑公子弟,非但没有学会半分淡泊,反倒是一心权谋,这等人物若是日后掌权,那真是天下的厄运了!”

  “文举兄这话说得是真好,只是不知道当年文举兄执政北海之时,那北海之地政事松散,人民流散。

  反倒是文举兄被称之为天下德行的楷模,某家到是不知道德行楷模是如何治理北海治理成这个样子的!”

  “某家一生未曾有任何贪腐之事,也未曾做过半分有愧良心之事!”

  “就是百姓流离失所,政务狗屁不通,北海郡国让你折腾的民怨沸腾?”

  “那也比你依仗才华趋炎附势的强!”

  “某家执掌壁坞之时,最少也保全了数以千计的百姓之性命,最起码某家手下没有饿死人。”

  “某家在北海同样大兴德行教化,让百姓明悟礼仪!”

  “如今百姓饭都吃不起了,你在那里大兴礼仪教化?这和当初让凉州百姓抄孝经有什么区别?”

  “难不成乱世之中就可以为了礼仪而忘记德行之事,难不成这天下的官吏都能够做为百姓计?”

  “最起码百姓得先吃上饭!”

  “那你且告诉我,现在这般多的无德之人,有几个真的让百姓吃上饭了?”

  “乱世之中当行非常之事!”

  “你的非常之事就是不顾德行礼法,只论成败?”

  “只要天下恢复安定,为何不能如此?”

  “那你可用多久天下恢复安定,一年?两年?五年还是十年?”

  “你.....”

  “咳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直接打断了两个人的争吵,曹孟德冷着脸看着这两个说着说着就把自己说急眼的家伙。

  这陛下还在这里呢,他上来就说这种事情,让陛下如何想.....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名士在此,他俩这般争吵,打的还真是他的脸面。

  “既然诸位来的都差不多了,那么这论政之事,可就可以开始了.....”

  “等等,某家还没到呢,你们开始个什么!”一声尖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同时一个满脸倨傲的年轻人也走了进来。

  “豫州郭公则,见过司空,见过陛下,见过诸位!”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