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赴任明府_永徽迷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的热切追捧,相传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正是蓝田水苍玉所制。这里的百姓多以采玉、雕刻为生,算得上是京畿之地最为富庶的小县了。

  薛讷来到县衙时,天光尚早,除了守门的老叟外,衙门内外空无一人,薛讷进门后,先打扫了屋舍,而后坐在堂屋里翻找着弘文馆别院案的记载。

  起火那日,他到达别院时,蓝田的仵作已勘验过了现场。他们比刑部来得更快,关于守卫长和诸位守卫的死因,以及现场的证物及其发现的位置,应当有更加详实的记载。可任凭薛讷从头到尾仔细翻找,所见却都是语焉不详,极其应付,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薛讷不禁有些困惑,这刑官如何查案,仵作如何勘验,在大唐都有一套成规。但凡仵作在现场查验伤情,要大声说出伤口类别、深浅、位置等,由书记官当场记录在册,断然不允许泛泛记录,应付差事。此外,事发那天晚上曾淅淅沥沥地下起过小雨,若真是当场记录的,则纸上必定会有雨打的痕迹,字迹也会潦草些,而这案卷纸面却是崭新,字迹也工工整整,可见这案卷绝非当时所留下的。

  事情果然没那么容易,薛讷合起案卷,准备等县丞、主簿等人来了以后好好问上一问,谁知时近辰时,衙中依然不见人影。

  薛讷不禁诧异,今日是正月十七,应是年后第一次点卯,怎的过了卯时近两三个时辰了,这些人还不来?

  过了辰时,终于有稀稀拉拉的差役打着哈欠来到了此地,看到薛讷,他们也不打招呼,径直钻进了后院两侧的差役房里。待日头西偏,县丞与主簿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薛讷,他们嬉皮笑脸凑上前来,拱手礼道:“薛县令早安。下官乃蓝田县丞朱晨,这位是主簿陈翔,不知薛御史今日赴任,我等来迟,真是罪该万死啊。”

  嘴上说着罪该万死,脸上却写着满不在乎,薛讷无心与他们计较,只想着快点查清弘文馆别院的案情,回了个微礼,问道:“弘文馆别院案的卷宗何在?”

  “就在县衙的案卷库”,那主簿指着薛讷身后的官厅,脸上仍旧没有分毫肃穆之色,“无论大小事宜都记述在案了,薛县令可自行查看。”

  “本官已经看过了,关于现场的情况描述过于简单,敢问可有其他更翔实的记录吗?”

  “不瞒薛县令,这里的地势低,前些时日山上降大雨,把我们这里都淹了,案卷也都泡了水,待抢救回来时,只剩下这些字可辨认,便让人誊抄了。”

  此地确实地势低,好发山洪,薛讷无从问责,只好退而求其次:“当日前往别院勘察的仵作何在?”

  “死了。”

  “死了?如何死的?可报官了没有?”

  “我们这里不比长安城里,除了弘文馆别院那事外,连耕牛都没丢过,用的还是先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