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武器与《凡尔赛协议》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阿尔福雷德·泽曼爵士(SirAlfredZimmem)在“一战”中,曾经写过一本13页的小册子,名叫《对付德国的经济武器》(TheEconomicWeaponAgainsLGermany.London:Allen&Unwin,1918)。他在这本书里面第一次提到了“经济战”这样的理念。泽曼被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奎格雷教授列为英美精英组织的重要成员。

  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中的中欧强权(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正处在世界范围的被包围的态势之中,凭借它们自己的气力无法打破这样的包围。这本书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大规模经济封闭所形成的“经济战”的理念,而德国人当时以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1915年12月,英国首相提到:“有人会认真往想由于橡胶短缺,我们将会失往这场战争吗?”由于英国和美国能够封闭欧洲大陆的德国,控制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材料来源,而德国在战争中得不到这些原材料的补给。德国的战争预备是基于一种假设,那就是战争最多只会持续一年。显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而德国在战前预备非常不充分,并且没有想到,由于丧失制海权,德国被英国进行经济战略的大包围,使德国在战争中巨大的原材料损耗难以得到补充,因此逐渐丧失战斗能力,以至于最后溃败。这一点是德国作为大陆强权首次同海洋强权较量时面临的重大战略新题目。

  泽曼在书中进一步提到关于对德国战败之后的计划和猜测,他指出,在正常的和平协定签订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呢?对德国港口封闭的解除实际上并不是英美想做的事,但是假如没有原材料就不会有德国产业的就业;假如没有就业,大量从战场上回家的复员军人就将形成庞大的失业人群,而这些人将会威胁社会秩序。反观英国和美国,由于它们控制了原材料的供给,就控制了德国经济重建的进程。德国将会面临物资全面短缺的局面,假如考虑到饥荒出现,经济混乱的局面将至少会持续3年时间。

  由于英美对德国的经济封闭在战后仍然持续,德国必然出现物资短缺的题目,这种短缺局面并不是平常的贸易抵制,而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国家行为。事实上,德国的物资短缺从一开始就是英美有意而为之的。在泽曼提出的经济战略思想指导下,1919年的《凡尔赛协议》实在是战争的继续。正如《凡尔赛协议》的起草者,美国国务卿兰辛(RohertLansing)后来所指出的那样,《凡尔赛协议》并不会提供公平的和平,终极将成为持续战争的工具和手段。他当时就已经预感到“《凡尔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