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臣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飘飘荡荡地在空中划出回旋的弧线,慢慢落在案几上。

  周瑜停下笔,看着几片落叶在案几上颤悚着,抖动着,像是努力要随风继续飞扬,却最终停下不动。他呆怔住了,甚至没有注意到手中笔尖的墨汁滴落,污了信牍。

  他忽然像落叶一样发起了抖。他觉得自己的额头很烫,却无法遏制地一个接一个打着寒颤;强烈的眩晕感笼罩着他,好像黑沉沉的屋顶一刻不停地下坠,堆积在他的头顶和肩膀,让他控制不住身体,一刻不停地沉下去,沉下去。

  此前与曹仁作战时的箭疮,从来就没有痊愈,过去的一年间,这伤势反复地折磨着周瑜,使他越来越虚弱。私下里也曾延请名医诊治,但并没有效果……他心里明白,恐怕自己时日无多。

  此番周瑜从从江陵一路疾行回京口,半路上就感觉体乏力弱,每日里冷汗涔涔,头晕眼花,额头烫得像是着了火,每个毛孔都在向外喷吐热毒。这使得周瑜更加急躁,仿佛有个声音在他耳边一刻不停地说:真的不能耽搁了,要抓紧,要抓紧!

  “夫君,你吃点什么吧。或者喝一点汤羹,就只喝几口也行。”,

  周瑜搁下笔,看看身边那些凉了又热过,热了再凉的食物。他真的没胃口,但又不愿拂逆爱妻的恳求。于是端起汤碗,勉强喝了几口。

  “将这些饮食都撤下吧。小乔,近来我总觉烦躁。请抚琴一曲,为我稍作纾解,可好?”

  “好。”小乔带着仆婢们收拾了杯盏托盘等物,很快,庭园深处就有曲声响起,那是周瑜素日喜爱的悠扬之乐,可现在听来,总觉得有似有呜咽声响,并不能纾解情怀。

  急促的脚步声从外而内,一名仆役匆匆入来:“启禀家主……吴侯来访。”

  这几天里,吴侯来的很勤快。周瑜能够理解,毕竟此番所图甚大,所动用的力量更大。他深深吸了口气,靠着这口气撑起腰杆,像没事人一般出外迎接。

  “公瑾!”孙权的精神好像还不如周瑜,眼睑下黑沉沉的两块眼袋耷拉着,脸色晦暗得就像是一口看不见底的井:“公瑾,方才接到急报说,扬州曹军异动,似乎有意越巢湖而下。”

  周瑜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邀请孙权落座,神情毫无异样。

  “无妨的,巢湖以南的十余万百姓,去年就尽数渡江安置。曹军如从合肥、巢湖一线南下,动用兵力多的话,沿途既无粮秣供给,又无民壮可供征发。动用兵力少呢,我们坚守临江要塞,无须作战,便可迫其自退。”

  “原来如此,那就好。”孙权松了口气。

  周瑜知道,自己说的这些道理,吴侯全都明白。但既然自己在京口,吴侯习惯了要来问问。

  吴侯从来都依赖周瑜的判断,从来都全心全意地将周瑜当做兄长。周瑜和孙伯符之间,有着剖肝沥胆的刎颈之交,那是永不会再有的男儿情谊;但对着孙仲谋,他感到的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是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是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两人再谈说几句,确认了沿江各处驻守兵力,孙权又起身道:“公瑾,既然无事,那就最好。我这就回去……你放心,我会传令各部,要他们全力配合你的调度。”

  周瑜起身相送。

  两人走到院门外,周瑜想了想,小声叮嘱道:“此番动兵,我们要突然掩至,使刘备猝不及防。一应书信、号令,还请至尊莫要宣扬,须知,兵家之胜,不可先传。”

  “我明白……一定会注意。然则,公瑾这边也要尽快,时日一旦迁延,很难瞒得过人。”

  “谨遵命。”周瑜躬身施礼,送别孙权。

  目送车驾辚辚离去,周瑜勉力举步,折返回堂中落座。小乔在内院接着周瑜,扶着他的臂膀,而宅院深处,琴曲依旧。周瑜诧异地望向小乔。

  “是循儿。”小乔微笑着道。

  “是循儿啊……弹得不错!”周瑜点了点头:“可惜,我很快就要走了,没时间陪他练琴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