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惊吓_四合院我竟然穿越成阎解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的回来,王满银就知道没有什么意外。

  虽然这时候孕妇的营养方面要差不少,医疗条件也差一些,但是营养一般,胎儿就不会过大,孕妇经常劳动,身体状况也不错,生孩子大多都挺顺利。

  孙少安肯定是顺利的多了一个儿子,兰花一直生活在农村,多多少少的还是带了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

  因为公社没有组织基建工地,村里不缺劳动力,所以王满银也清闲了不少。

  除了陪兰花回了一趟双水村看少安的儿子,当然了只有兰花看了孩子,秀莲在做月子,不合适进去,王满银并没有看到孩子。

  只是听兰花说,孩子长的虎头虎脑,少安就给孩子娶了一个虎子的小名。

  其他时间,王满银还是在家里做家具,锻炼木匠手艺。

  不过,农村真的很难有什么秘密,王满银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事情,不知从哪传了出去。

  每天都能遇到认识,不认识的人来家里借书看的人。

  都是一个公社,前后村的,七拐八拐的总能攀上一些关系,

  借书的太多,王满银也只能定下了一人一次可以借一本,抄完了尽快送回来的规矩。

  王满银才发现,集体时期,因为村里学校大多没有学费,有也很少,上学的孩子真不少,教育普及的真不错,石圪节都有这么多的“文化人”。

  一册书,一共只有十几本,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借书的真不少,这么多人,就算没有能考上大学的,能考生两个中专,也算没有浪费这套书的价值。

  老婆孩子热炕头,王满银的生活过的很惬意。

  孙少平做着民办教师,读小说,看报纸,和田晓霞打的火热,甚至把田晓霞邀请到了孙家做客,也过的不错。

  但是孙少安,在有了孩子之后,又开始不安分了起来。

  孙少安不愿意自己娃娃连饭都吃不饱,就想要折腾起来。

  有了想法,当然就开始动脑子,孙少安想起来去石圪节赶集的时候,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那里有的村子,现在把生产队划成了小组,搞了承包制,超产还带奖励呢。

  结果庄稼都比往年营务得好,农民不仅吃饱了饭,还有了余粮。

  少安听了之后就心动不已,虽然双水村这边的政策不允许,但是孙少安还是忍不住可以吃饱饭的诱惑。

  几番挣扎之后,找了生产队副队长田福高两个人商量,田福高听了之后和少安反应一模一样,两个人一拍即合。

  心动就开始行动,两个人找了全生产队的社员,连夜一起开了动员大会。

  有孙少安和田福高,两个生产队领导带头,社员们文化不高,见识不多,哪里经得起吃饱饭的诱惑,纷纷同意在双水村一队,成立生产小组,搞承包制。

  还像模像样的搞了一份——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一九七八年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

  社员们一个个签字画押,不识字的也都按了手印。

  然后孙少安第二天就兴冲冲的,找田福堂去“报喜”,讲了新年的规划,计划。

  当即把田福堂就给震了,人都要给吓傻了。

  请收藏:https://m.mfxstx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